由图1可知,总RNA的28S和18S条带明亮、清晰、完整,无其他杂质污染,说明提取的河八王幼嫩叶片总RNA质量较好,可用于后续试验。
PCR扩增NpD53基因,其测序结果显示,NpD53基因的中间序列长度760bp,5’端序列长度1497bp,3’端序列长度1233bp,经ContigExpress软件拼接后,其cDNA序列全长为2597bp。
2.2NpD53基因同源性比对及系统进化树分析
将克隆获得的NpD53基因cDNA序列提交至NCBI数据库中进行核苷酸序列比对,结果显示,该序列与高粱(Sorghumbicolor)(XIVl002441614.2)、玉米(ZeamarsL_)(KUl31574.1)和水稻(Orvzasativa)(KF709434.1)的D53基因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5%、86%和77%,说明本研究克隆获得的基因为河八王分蘖基因D53。利用ORFFinder找到NpD53基因的ORF编码区(238-2364bp),长度为2037bp,编码678个氨基酸,其中5’非编码区长度为237bp,3’非编码区长度为233bp(图2)。
NpD53基因编码蛋白(NOD53)与高粱(XP002441659.1)、山羊草(Aegilopstauschii)(XP02016-8048.1)、小麦(Triticumaestivum)(ARB18226.1)和海枣(Phoenixdactylifera)(XP008805019.1)D53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1%、63%、59%和39%。利用MEGA6.0进行氨基酸多序列比对,结果(图3)显示,NpD53与禾本科物种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其中与高粱的2个D53蛋白同源性最高,分别为91%和85%,而与海枣、油棕(Elaeisguineensis)、芭蕉(Musaacuminatasubsp.malaccensis)等物种的同源性仅30%-40%,说明河八王与海枣、油棕、芭蕉等物种的亲缘关系较远,而与高粱的亲缘关系较近。
2.3NOD53蛋白的理化性质及亲/疏水性预测结果
NpD53蛋白的理化性质及亲/疏水性预测结果显示,该蛋白分子式为C3226H5162N96401034532,分子量为75.02kD,由678个氨基酸组成,其中包含负电荷氨基酸残基86个和正电荷氨基酸残基82个,丝氨酸含量最高,达13.0%;理论等电点(pI)为6.59,为酸性蛋白质;亲水性平均数为-0.506,有较多区段位于0分以下,以亲水性为主(图4),表明其为亲水性蛋白;不稳定系数为54.83,半衰期约为30h,说明其为不稳定蛋白。
2.4NOD53蛋白的功能结构域预测结果
利用NCBIBLAST-E具预测NOD53蛋白的结构域,结果(图5)显示,该蛋白存在P-loopNTPase和ClpBD2-small超家族核心序列,含有4个非特异性位点:ClpA、AAA2、ⅥClpVl和ClDC。与图3中的其他物种均具有相同的保守结构域ClpBD2-small。
2.5NOD53蛋白的二级结构和三维结构分析
NpD53蛋白的二级结构预测结果(表2)显示,该蛋白的二级结构仅有4种卷曲类型,其中无规则卷曲最多,占42.77%,其次是α-螺旋,占35.55%,延伸链和β-转角分别占15.34%和6.34%。NpD53蛋白跨膜结构预测结果显示,该蛋白无跨膜结构域。NpD53蛋白三维结构如图6所示,同源模型为MecA-ClpC复合物(3j3u.1),但同源性较低,仅19.3%。NpD53蛋白的亚细胞定位预测结果显示,该蛋白位于细胞核内,可信度94.1%。
3讨论
独脚金内酯属类胡萝卜素植物激素,Jiang等(2013)、Zhou等(2013)研究发现,在水稻中D53蛋白为独脚金内酯信号转导途径的抑制因子,Liu等(2017)发现D53基因在小麦分蘖和穗数上起一定的调控作用。本研究首次从河八王中克隆得到NpD53基因,可为后续河八王分蘖机制研究打下理论基础。
应用RACE技术可对mRNA末端进行快速扩增,具有快速、稳定和成功率高等优点,是有效获取cDNA全长的有效手段之一(唐克轩等,2002)。本研究采用RACE技术克隆获得河八王NpD53基因,其具有完整的ORF,其编码蛋白NpD53的氨基酸序列与其他物种的D53蛋白具有相同的保守结构域clpBD2-small,与禾本科物种的同源性较高,其中与高梁的2个D53蛋白同源性最高,分别为91%和85%,而与海枣、油棕、芭蕉等物种的相似性仅30%-40%,说明不同物种问的D53蛋白可能有不同的结构和功能。ClpB是HSP100/Clp蛋白家族的一员,与细胞的耐热性紧密相关,可溶解热胁迫下的蛋白聚集体,从而减少热激对细胞产生的损害,其序列具有高度保守特性(Katiyar-Agarwaletal.,2003)。其中胞质型HSPl01/ClpB蛋白是植物抗高温必需的因子,推测HSPl01/ClpB转基因水稻有较高的耐热性(Katiyar-Agarwaletal.,2003;杨金莹等,2006)。由此推测河八王中的ClpB也与植株的自身耐热性有关。
已有研究证实,D53蛋白与I类ClpATP酶类有相似的结构(Zhouetal.,2013),ClpATP酶是细菌中高度保守的调节亚基,是一种分子伴侣,其自身无水解活性,其中I类ClpATP酶类带有2个不同的ATP结合区域(Freesetal.,2007)。本研究河八王NpD53蛋白序列中的非特异性位点ClpA和ClpC属于I类,由此推测NpD53蛋白为一种分子伴侣,与河八王的自身耐热性相关。
4结论
从河八王中克隆获得的分蘖基因NpD53,其编码蛋白NpD53与其他物种的D53蛋白具有相同的保守结构域,并具有2个I类ClpATP酶的非特异性位点,由此推测NpD53蛋白为一种分子伴侣,与河八王自身的耐热性相关。
作者:刘昔辉等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类河八王分蘖基因NpD53克隆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