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在教学中要学会运用激励机制。在课堂中,一句话的肯定、一个眼神的肯定、一个微笑的肯定,都能让学生心情愉悦、信心百倍,课堂教学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们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我认为,课堂上对学生的鼓励不仅仅是方法问题,更是态度问题。许多人认为严师出高徒,这话确实有道理,但是我们现行的教育要求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准则,学生不仅仅是接受知识的容器,更是全面发展的生命个体。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应该尊重学生,只有你尊重了学生,学生才会尊重教师,尊重你所传授的知识。“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处在青少年时期的中学生,这种渴望被尊重、被鼓励的需求更加强烈。因为一方面他们还处在知识获取的初级阶段,对任何事情都似懂非懂,另一方面他们的内心都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有着强烈的成人感,迫切希望教师尊重自己,把他们当作成人来看待,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有着强烈的主体意识。所以在教学中,对一个定义的概括、一个生物现象的分析,甚至于一段文字的朗读,都可以成为我们鼓励、赞美学生的契机,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会更强。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价值取向,关注学生的每一点进步,激励他们不断成长。
五、温故知新,让学生构建生物的知识体系
“温故知新”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但是在今天的教育中仍然具有积极意义。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新旧课程内容的衔接,在教学中,既要关注旧知识的总结,又要展示新知识的内容,使新旧知识相互融合,达到有机的统一。特别是生物课,它的系统性非常强。比如在“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教学中,涉及上一章节“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许多知识点,如果我们在讲解地球上生命起源的内容时忽略了生命基因和生物的形状等前一章节的内容,学生接受起来就会出现困难。所以在温故环节,教师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把旧知识合理地和新知识衔接起来,举一反三,可以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温故知新切忌搞题海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自己总结并积累、梳理,这样无疑会增强学生对新知识的探求欲望。好的“温故”会为“新知”的获得提供更好的基础。总之,“温故”是为了引入“新知”,是为了本课时的目标而设计的环节,切忌本末倒置,把大量的时间用在“温故”而忽略“新知”,这样的教学得不偿失。当然,温故的方式很多,比如学生总结、教师引导、图表再现、定义复述等,这里不再一一分析。温故知新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学理念,对于生物课而言,尤为重要。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合理运用,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六、改变考核模式,让学生重视生物课程的学习
考试是衡量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手段和方法,它和素质教育并不冲突,我们教师在强调生物学科重要性的同时,对于教育的考核机制也应该同步进行。多年来生物课程并没有加入到中考考试科目中,学生自然就不会重视其学习。所幸我所在的县区对中考的考试科目和内容作出调整,把生物课的考核也融入到中考的范围之中,这样在考核模式上无疑让学生开始重视生物课程的学习。所以在这个背景下,农村初中的生物课程教学走上正轨势在必行。相信在教师的观念改变、教法革新和考核机制的作用下,生物教学定会焕发生机,迎来一个崭新的春天。
总之,农村初中的生物教育依然具有改革性、挑战性,作为教师,只要我们认真思考,本着对学生负责、对教育负责的态度去应对,相信农村初中的生物教学定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2篇:运用微课开展初中生物教学研究
吴利红(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渭南初级中学,甘肃天水741000)
摘要: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涌现出一些新型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制约。微课作为信息技术下的教学新宠,受到各级学校的广泛关注。将微课应用于初中生物课堂,借助其丰富化、具体化、高效化、便捷化的诸多特点,来辅助传统生物课堂,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对此,教师可对微课应用的策略与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生物;微课;教学运用
对于广大初中生而言,微课的融入打破了传统学习的约束,改变了单一的学习模式,让教与学的过程更加民主、轻松、自主、和谐,其不仅有利于开发初中生内在潜力,也有助于实现分层教学,使学生可以根据自我进度展开自主探究学习,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提升学习积极性。同时其也减轻了教师的教学压力,使教师不必拘泥于某个重点的反复讲解与强调,能够留出更多的时间用于组织、引导、因材施教等方面。
一、初中生物课堂融入微课的意义
(一)打破传统模式的枷锁
微课主题明确,针对性强,将繁杂的生物知识点划分为单一的目标,教师可通过精心设计来将知识点形象、直观地呈现给学生。其不仅适用于课堂,也可以提升课前预习效率,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提高了学生的课堂理解掌握程度与学习效率。
(二)有利于营造实验情境
生物课堂离不开实验课,许多生物知识不易理解,需要通过实验观察感受现象与结果来辅助理解。但由于受一些客观因素影响,许多实验不适合也无法进行大批量操作。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采用微课视频来进行有效弥补与补充,让学生在无法实验的情况下,不受时间、空间、外界影响,将提前录制的视频随时播放,随时参与到实验中去感受与学习,突破难点,从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师生互动交流的提升
微课本身来自于信息技术,而信息技术最大的特质就是具备高效的信息传输与交流特征,教师不仅可以借助微课来录制难点重点知识,也可以借助微课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效率。
二、在初中生物课程中应用微课的方法与策略
(一)课前预习
生物知识主要以研究生命现象及生命活动规律为主要方向,也就是说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紧密。所以,教师在课件录制的过程中,应当根据学生可能遇到的情况进行预设,贴合实际生活,制作有效课件,有利于学生预习时参考。教师也可以在预习视频中添加预习提纲,并要具备一定的启发性与探究性,逐步引导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让学生能够自主进行生物知识的学习,从而达到预习效果。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类生物教学研究瓶颈与对策论文(共2篇)(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