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在学习“金属材料”这一课题时,教师提出问题:银的导电性比铜要好,为什么用铜制电线而不用银制?锤子用铁制而不用铅制?从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入手学生很快就理解了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要根据物质的性质、价格、资源等问题。
再如在学习“酸的化学性质”时,教师以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小刀生锈、长期烧水的水壶有水垢等入手,请学生回忆在生活中看到的解决方法。
生:看到家长用磨刀石将铁制品表面的铁锈除去,用白醋浸泡水壶将水垢除去。
教师紧接着追问:你知道用白醋为什么能除去水垢吗?
生:白醋中含有醋酸。
教师对学生的意见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适时告诉学生,我们也可以用酸将铁锈除去,并让学生完成实验:将生锈的铁钉、氧化铜粉末分别加入到稀盐酸或稀硫酸中观察现象。通过观察从而顺利的得出: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的结论。
在创设情境时,要确保情境贴近生活,让学生有所体验,不用错误的、遥远的情境。只有立足生活实际,注重兴趣的培养,才能面向全体学生。此例子中,学生通过回忆已有的生活经验,激活化学思维,联系已学知识,用科学方法,尝试解决新的情境问题。科学精神的重点是尊重事实,有严谨的求知态度。教师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并解决问题,充分体现了核心素养中追求科学的精神。学生思考时,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并分享观点,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也形成了学以致用的科学精神。
总之,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需着眼课堂实践,并将核心素养之理论运用其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和科学精神等,切实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从根本上提升初中化学教育教学实效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类关于化学教学论文的范文欣赏(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