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初中科学中实施科技史教育的初探(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1-05-12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许多科技史具有故事性强,生动有趣,引人入胜。如果我们用科学史作为引入新课题的素材,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既能让学生了解相关的一段科学史,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更有助于新知识的学习。例如,在学习“水的压强”时,教材的开头就是引用一段“海洋学家约翰·墨累曾经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为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学习有关压强的知识,从而自然地引入新的课题。


  2.作为科学探究的事实来源


  “突出科学探究”是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不只是为了满足外在的需要,更重要的是科学探究的过程作为学生的学习方式具有促进学生发展的内在价值。科学探究的学习过程能有效保持学生对自然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体验探究过程的喜悦和艰辛;科学探究的题材选择是多方位、多角度的,教材中许多科学探究的事实来源就是引用的科学史料。


  在第一册1.7“科学探究”中,以漫画的形式阐述了:科学史上一位科学家一次成功的探究活动——天花和牛痘的故事。然后得出探究的一般过程。这样就为科学探究提供了一个清晰的历史背景,为学生阐述了科学探究的过程及科学家取得成果、科学发展历程。


  3.作为科学知识的相关资料


  科学(浙教版)教材共为教学提供69处科技史料,其中大部分是篇幅较大的阅读材料,其内容主要是原章节科学知识的相关资料,主要有介绍科学家的生平及其取得的科学成果,介绍科学知识、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介绍科学知识相应的最新高科技成果等等。将这些资源融入课堂教学和学生的课外自主阅读,是科技史渗透到科学教学中的主要途径。在教学实践中,老师不必拘泥于教材对相关资料本身的呈现形式,把科学史料进行有机地整合,大胆创新,以多样的形式展现给学生。


  例如,在学习“力的存在”时,讲到力的单位,就可讲述“力的单位是牛(N),它是为了纪念英国科学家牛顿而命名的”,接着可以让学生通过教材上的阅读材料“牛顿”了解他的生平及做出的伟大的成就。又如,在学习“水的浮力”时,我们就可以让学生了解阿基米德的故事,通过阅读材料介绍阿基米德的生平及其他方面的科学成果。


  在学习“新生命的诞生”时,我们可以利用阅读材料“试管婴儿”来了解人工受精的方法,也可以让学生讨论试管婴儿技术所带来的高科技应用和社会问题。还有在学习“动物新老个体的更替”时,教材中就有介绍生物学上的最新技术“克隆技术”,便于让学生了解这一技术的过程和原理,以及这一技术在繁殖优良品种的动物和人体器官移植等方面的应用。关于是否可用克隆技术来克隆人,可以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来讨论,也来初试一下科学技术的“双刃剑”问题。


  三、当前科学教学对科技史认识的误区


  初中开设综合理科科学是现代教育的一种新发展,也是当代社会对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当中学科学教育逐步走向成熟,全面展现其自身价值的和意义的时候,逐步形成了科学教育的范畴和理念,然而科学课程中的科技史教育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一个新课题。由于在我们起步较晚,重视程度不够,认识不深,以及理论基础不足等多方面的原因,从而在中学科学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导致其进入种种误区。


  误区一:把科技史等同于科学传说故事,以期引起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科技史可以增加科学教学的趣味性,科技史有助于科学教学已是不争的事实。科学传奇故事确实诱发了儿童对神奇的科学世界的向往,但我们也应该看到,能够诱发儿童热爱科学、向往科学事业的传奇故事,对于正规的科学学习并不见得有很大的帮助,倒是相反,某些以讹传讹的传奇故事对于深入理解科学理论还是有害的。传奇故事往往过于强调科学发现的偶然性、机遇性,使人们容易忽略科学发现的真实历史条件和科学工作的极端艰苦性。


  除了科学传奇之外,科技史所能告诉人们的科学思想的逻辑行程和历史行程,对学习科学理论却是十分有益的,这正是我们所要挖掘的。当我们开始学习科学时,常常为那些与常识格格不入的观念而烦恼,这时候,如果了解一下这些科学观念逐步建立的历史,接受这些观念就变得容易多了,科学家们也并不是一开始就这样“规范”地思考问题,他们建立“规范”的科学概念需要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误区二:把科技史作为知识点传授并加以考核,从而“掌握”科学史实


  作为沟通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桥梁的科技史教学,在教学中我们很遗憾地发现也并未摆脱传统应试教育的怪圈。有些教师在在教育的过程中,将其像对待科学课程中其他知识一样应试化。教师认真讲述科学家的出生年月、生平事迹、后人对他的评价等等,让学生看书、划书、背书。在考试时出现题目作为监督、检查学生与老师教学的效果。正如物理学家劳厄说:“重要的不是获得知识,而发展思维能力,教育无非是一切已学的东西都遗忘掉的时候所剩下的东西。”科技史教育更应是如此。


  误区三:把科技史作为科学课程的点缀,成为可有可无的附加品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中学教育界往往出现这样的现象:考


  试考什么,老师就教什么。在科学教学中应防止两种倾向,一种认为科技史教育是科学教育的附加品,可有可无与整体教育无关,


  甚至会影响教学质量。另一种倾向是把所有的知识都牵强附会地与科技史教育联系起来,为兴趣而兴趣,喧宾夺主,忘了一节课的主要教学任务与目标,本末倒置,从而削弱学科知识的掌握、技能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


  我国著名化学家和教育家傅鹰教授曾经说:“化学只能给我们知识,而历史却能给我们智慧”。期望中学科学教育者能把科技史作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去学习、研究。历史表明:任何一个发展比较快的国家都无一例外地重视科技与教育,任何一个伟大而有所作为的民族,都十分重视科技史的教育和研究工作。进一步研究科技史,挖掘科技史的教育价值,优化科技史的教学途径是每位初中科学教育工作者应有的责任和义务。


  参考文献: 

  [1]袁运开,赵铮,余自强.义务教育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工学类初中科学中实施科技史教育的初探(2)在线全文阅读。

初中科学中实施科技史教育的初探(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lunwen/gongxue/122451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