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绿色制造下的生物工程人才培养模式(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1-05-12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一)绿色制造培养目的不明确,目标单一绿色制造简而言之就是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然而,在绿色制造培养过程中,仅仅注重节能减排,会令培养目标过分单一。考虑到制造、资源和环境三者的不可分割的关系,绿色制造人才培养应该是全方位贯穿生产和产品使用始终的全过程。由于绿色制造在中国沿海处于起步阶段,对其内涵的理解有待进一步完善。首先,目前存在问题绿色制造培养不能只片面考虑对环境的影响而忽视了制造过程和资源两个大方面。其次,要明确培养目标,以利于绿色制造的教学和培训。


(二)绿色制造与生物工程专业匹配不完善现有专业课程按教育部要求涵盖了本专业知识体系,加上绿色制造专业课程要求后,对教材选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等都是考验。首先,目前教材中绿色制造的章节相当鲜见,有清洁生产章节,但与绿色制造要求相去甚远,针对每一专业课程设计绿色制造环节,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其次,绿色制造内容是穿插于专业课程中还是独立成章节也是一个值得考量的问题,现有成熟专业技术加上并不成熟的绿色技术,对学生知识体系的良好构建并不是有益的。如果独立成章节,有脱离现有技术,成空中楼阁之嫌。


(三)绿色制造课程体系不健全绿色制造本身就是一个正在摸索的新生事物,实践性极强。1.在理论课程体系中开设绿色制造,只可能讲授绿色知识,缺少绿色制造的实践环节,有一定局限。2.绿色制造课程本身应形成标准化,便于考核,特别是工科学生在工段设计时可以作为节能的考核指标。3.现有课程只适用于专业型绿色制造人才的培养,不适用于技术交叉学科。


(四)师资队伍绿色教学水平有待提高从学缘结构看,有的师资队伍本身不具备绿色制造知识,更谈不上具备绿色制造意识,无法进行绿色制造教学。部分教师在观念上不重视绿色制造,认为传统轻工食品在绿色制造技术上已无潜力可挖。这些问题均要通过后天的学习培训加以解决。


四、生物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


(一)明确绿色制造人才培养目标,确立绿色制造培养框架明确培养目标,确立贯穿制造、资源和环境全方位、产品使用全过程的绿色制造人才的培养目标。确立绿色制造培养框架。根据行业特征和地方经济需求,确立绿色制造人才培养框架。培养框架包括绿色知识、绿色制造、绿色行为、绿色态度和绿色价值观。根据绿色培养框架,确立绿色制造人才专业开设、课程开发,强化教学实践和实习实训。


(二)针对行业需求,开设绿色制造专业针对轻工食品45种行业,包括食品、造纸、酿酒、软饮料等展开绿色制造研究。1.强化绿色制造观念,通过企业实践了解绿色制造技术、方法及可行性。针对不同工段实施不同的绿色制造技术改造,统筹安排全企业能源利用。2.通过理论研究向企业提出绿色制造实施方案改进措施,与现有技术形成互补。3.结合企业需求,总结归纳并形成相关的绿色专业,以实践课程方式在学历教育中实施。


(三)完善绿色制造课程体系,加强绿色制造教育实践1.要强化绿色制造实践课程的建设,达到边做边学边体会的教学效果,同时增强绿色制造的社会意义。2.要在某一节能技术领域形成一定范围内的标准化操作或设计规程,以利于对学生考核或作为毕业设计依据指标。3.除了在本专业进行通识人才的教学外,还要进行专业型绿色人才的培养。所谓通识人才,指该类人才分别属于不同专业和学科,具有自身本专业的扎实专业知识,同时了解绿色制造基本常识和理论,具有“绿色理念”的人才根据自身专业在不同岗位上工作。所谓绿色制造专业人才,指具有扎实绿色制造专业知识,专门从事绿色制造工作的专业人才[6]。4.研究发现,终身学习超越了正规教育和培训,包括“技能”和“发展”。全生命的学习有助于帮助学习者获得和整合各种知识和技能,以获得、提升甚至发明新的知识和技能[7]。大学教学要通过对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其具备这种素质,将更有利于绿色制造的持续发展与进步。


(四)加强绿色制造师资队伍建设,提高绿色制造教学水平强化与企业合作,定期派出老师深入厂矿企业学习绿色制造技术,了解企业所需,提升自身绿色制造。邀请专家学者到学校开展培训、讲座等多种形式再教育,提升教师的绿色观念,保持与先进水平同步。


(五)教学模式变革1.增加教学内容,结合具体企业技术特点增加实践教学内容,比如灭菌热量回收、冷媒热交换、智能热管理、仿真系统控制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但总体上仍只停留在对知识单元的简单补充上,缺少利用绿色制造对生物工程专业系统知识的有效探究与深入整合。2.改革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合理工艺路线设计和论证、对设备进行合理功率及换热计算和选型论证、对物料及水电平衡进行正确计算。对更复杂的绿色制造工程,还需要更多的学习与培训,以解决能耗、废水排放、COD排放水平高等问题。《中国制造2025》提出:积极推行低碳化、循环化和集约化,提高制造业资源利用效率;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努力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如何将这些原理和技术内容转化为生物工程的专业教学内容,需要重新组织教学体系,利用本专业的合理定位进行具体实施。3.创新教学方法,基于本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教学内容、知识体系设置并建设相关的认知和实践教学环节。通过虚拟实验室建设,加深学生对绿色制造的认识,通过在企业建设教学基地,现场培养学生绿色制造。


五、结束语


绿色制造对生物工程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明确绿色制造人才培养目标,确立绿色制造人才专业开设、课程开发等生物工程人才培养的方向。具体从完善教学体系,强化师资队伍,改变教学模式,强化教学实践和实习实训以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国食品产业发展报告(2012-2017)(摘登)[N].2018-01-01.


[2]陈克复.轻工食品行业现状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科技途径[J].食品科学技术学报,2010,28(3):1-5.


[3]许艳丽,李资成.制造业转型升级背景下绿色技能人才培养的挑战与策略[J].职业技术教育,2017,38(9):24-29.


[6]龚青山,王红霞,刘强,等.高校绿色制造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考试周刊,2016,105:147-148.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工学类绿色制造下的生物工程人才培养模式(2)在线全文阅读。

绿色制造下的生物工程人才培养模式(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lunwen/gongxue/122450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