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x教育学院的李凤荣老师,我是心存愧疚的。她的讲座被安排在第六个培训日的上午。因为前五天的上午四小时,下午四小时连续高强度的培训已经让许多学员有点心力憔悴了,所以,当李凤荣老师站在我们面前时,我的心中并未生出多少敬意,我想在场的大多数学员都会有我这样的想法。但是,恰恰就是这位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五十多岁的老人,却让我感受到了语文教学的智慧。她讲的是“口语交际”,上课伊始,她就抛出一个问题“你们平时的口语交际课是
怎么上的?”一位x某小学的年轻男主任简单而富有条理的讲述了他们学校口语交际课的上课流程,另一位x的男老师也述说了他们学校口语交际教学开展的现状。结果,整个一堂课,李老师就仅仅围绕这两位男老师的发言,在与学员的“针锋相对”中(他鼓励学员站起来对她发问、质疑,然后她解惑),为我们深入浅出的解读了当前的口语交际教学。她认为,口语交际教学重在交际与实践。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在教学中要注意及时的反馈和矫正。口语交际主要包括交际主体、交际对象、交际媒介和交际环境。她以x名师送教下乡的两节光盘课做媒介,在比较中,为我们解读了口语交际教学的备课与上课的几个标准。首先是情境真实化。就是说,口语交际课离不开创设情境,而我们创设的情境是要离学生生活最近人人有体验的情境,是由低到高在贴近学生思想水平的前提下,情感慢慢升华,思想逐渐提升,表达渐趋完美的具体的话题情境。其次是互动看得见。就是在口语交际课中,得有师生、生生之间的真实互动,得有回合,得有交锋。最后就是交际要去复现。口语交际课绝不是生活的翻版,它必须高于生活。李老师还就“先学后教,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少教多学”这一教学策略作了具体阐释。她创设情境,设置两个教学片段,她当学生,我们学员当老师,让我们顺学而导。学员在体验中切实感受到了什么叫顺学而导,并产生了共鸣,顺学而导是一门极见功夫的艺术,想要学好实非易事。回顾整堂课,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位年过五十的李凤荣老师头脑中充满了智慧,尤擅于表达。她语言诙谐幽默,常常博得在场学员开心一笑。她思维缜密,时常与学员当嘲对峙”,且屡占上风。她逻辑思维能力极强,整个讲座四个多小时,竟不用说课稿,游走于学员之间,教学资源信手拈来,课堂教学井井有条,课堂生成熠熠生辉。她敬业乐业,四个小时后,讲课的激情犹在。在我们的强烈要求下,中午吃完饭,下午又提前二十分钟为我们放了她指导的国家级课《杨氏之子》的录像,边放她边做点拨和引导。这样一位充满智慧而又可亲可敬的老师,试问哪个学生不喜欢呢?!李凤荣老师是本次骨干教师培训学习中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一个人,我想,除了她自身的教学风格以外,更为重要的就是她让专业散发出了别样的美。
三、学习他人之长
十六位专家中,x省实验学校邢志敏老师对小学语文教学的个性理解;x省硬笔书法家协会曹军老师对中国汉字艺术的追本求源;渤海大学教授周速老师生动的肢体语言和精彩的版画,也都给我留下了太多学习的空间。除了讲课的专家以外,我也很注重观察身边的人。班主任董仰宁(渤海大学教师)老师就很特殊,他语言极其幽默,每到我们学习间歇,他总会第一时间出现在大家面前,就人、就事幽默一把。他把幽默发挥到了极致,三两句话就会让你笑得前仰后合。最后一天的总结会上,他只讲了二十分钟话,我默数了一下,学员大笑了十多次。这说明董老师在平时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有着对事物进行准确、快速分析、总结、提炼的极强的应变能力。这也恰恰是解决我们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顺学而导”这个难题的关键所在。九天的学习生活里,我也结识了许多外地的骨干教师。北票的刘永生老师是教数学的,可每每在写材料的时候,他的思路要比我快,文笔要比我好,特别是那一手潇洒的钢笔字,更是让我这个教语文的好生羡慕。看来,人间处处皆学问,勤学善思子自知埃
九天的培训生活就这样结束了。离开渤大的那一天下午,阳光明媚,我走在秀湖边的林间小路上,回想着这九天里紧张而又充实的学习生活,好似突然间找寻到了前进的方向:要做一名专业的小学语文教师;要具有出口成章,下笔为文的能力;教学语言要有逻辑性、要幽默......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范文大全教师教学能力培训学习心得体会范本精选(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