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着力抓好"产业化富民"战略。以优势产业为依托,以发展特色种养殖业为突破口,以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保障,强化政策支持和引导,加快农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力争全乡20xx年美国竹柳示范种植达到1000亩,红糯3号高粱示范种植800亩,新增茶园建设500亩,新增小微企业20xx年不发生一例食品安全事故;二是继续加大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在20xx年实现全乡学生宿舍建设全部完成;三是巩固和保障九年义务教育成果,确保全乡无一人错学,失学。四是加强督促,确保中心校新校舍建设全部完成并投入使用,幼儿园建设和中学扩建全部完成并投入使用。
七、着力抓好民生保障工程。集中力量,加快扶贫开发和农民增收为核心,认真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做好惠农资金的监管和发放,确保农民人均收入达到5500元,积极争取、协调资金对我乡街道进行整修。
八、着力抓好"五型"政府建设,全面提高行政能力和水平。始终坚持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以建设学习型、开拓型、法制型、服务型、廉洁型"五型"政府为目标,以建设发展型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为抓手,强化制度建设和干部管理,不断健全和完善政府服务企业、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工作机制,切实加强乡、村两级政务服务窗口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方式、方法,继续深入开展"党员干部农民课"和"四民"活动,促进干部作风转变,增强干部与群众间的凝聚力,为全乡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组织保障。
我乡20xx年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距离上级的要求和人民群众期望还有一定的差距,在一些涉及重大的人民群众关注的民生问题如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生态家园建设、人口与计划生育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紧紧依靠和团结全乡各族人民,在思想观念上找差距,在工作方式上找差距,按照"工作创一流、目标争第一"的要求,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用饱满的精神状态,更加奋发有为地开展好各项工作,实现少普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XX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乡党委、政府带领一班人,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作,全力抓好计生、教育、卫生、维稳工作,大力发展种植、养殖业,促进了全乡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大力搞好经济建设,努力改善人们生活水平
1、调整思路,加快经济发展步伐。我乡人多地少,且多山林、少田土,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经济欠发达,群众收入以外出务工收入为主。针对这种情况,乡党委、政府对原有的经济发展思路进行调整,按照“统一规划、集中连片、重点扶持、利益引导”的原则,积极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对原有的黄花菜基地、藠头基地、药材基地等进行了巩固。在全乡范围大力推行冬季生产,种植了油菜420xx年完成新油茶山的抚育达1000余亩,油茶山垦复XX亩,新造油茶山整地950亩,其中绿之源综合种养公司在潭湖桥、洞中村完成整地500亩、鲁塘400亩、泰岭50亩。这些工作的开展,不但使我乡的山地绿化,水土得到保持,还能长期源源不断地增加农民收入。通过几年的大力倡导,我乡的规模养殖已取得了可喜成绩,通常生猪存栏在13000头以上,能繁母猪达800头,山羊存栏XX只,家禽存栏在45000羽以上。
2、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提升经济发展的后续力。基础设施一直是制约长坪经济发展的瓶颈。我乡自然条件差是客观事实,但是交通、通讯、电力、水力等,通过乡党委、政府一班人和广大干群的努力,已大大地改善了。今年通村公路已硬化的有高峰村3.5公里,泰岭4.4公里,谭南2.8公里,深塘、坳上等共硬化道路18公里,水泥路的延伸,不但提高运输效率,降低成本,而且使村容、村貌也大为改观,乡村卫生得到有效提高。长坪地处高山、水资源缺乏,水利建设一直是群众所期盼的。今年我乡重点投资3万元对清水塘水库干渠石枧段除险加固20xx年的农业灌溉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3、增加收入,着力改善人们生活。目前群众的主要收入是外出务工所得,我们充分利用长坪的人力资源,每年都进行了劳动就业培训,有组织地劳务输出,这一项为长坪带来了8000万的收入,大大活跃了长坪的经济。降低家庭运行成本,相对来说也是增加了收入。搞好电力户改和网改,就是我们推行民生的一大工程。XX年,我们在神岭、深塘进行网改工程建设,在布尾通过广大干群的努力,户改工作顺利完成。人畜饮水一直是长坪人们的一大难题,今年我乡在鲁塘村、长坪村、破塘村建成了3处人畜饮水工程,项目通过财政、水利、审计部门的验收,解决了两千多人的安全饮水问题,现在除神岭、鲁塘、鹿子等少数的几个村及石枧文明圩等,绝大部分人畜饮水得到了有效的缓解。
4、扎实推进和谐新农村,打造绿色家园。我乡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在党委、政府的带领下,以泰源村为示范点,按“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诀,在全乡农村广泛开展以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和改制、改路、改水、改厕、改校、改电、改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同时,我们在生态保护上加大了力度,今年的森林火灾大大降低,群众的防火意识越来越高,青山绿水离我们越来越近,人们群众生活节节攀升。
二、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教学质量。
我乡地处耒阳市西南边陲,辖24个行政村,有31000人口。共有中学两所,16所小学及教学点,1所民办学校,在校初中生671人,小学生2800余人。学校较为分散,且多为山区,管理难度大。乡党委、政府对教育非常重视,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来抓,大力实施教育兴乡工程,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把我乡学校建设成为老师开心、家长放心、学生温馨的培养人才的摇篮。
首先,建立乡党政领导议教制度,成立了专门教育工作领导班子,制订和下发了一系列指导性文件,直接参与对教育工作指导、管理和监督,每学期开学乡党政主要领导无论工作多忙,都要抽时间进学校、进教室、进教师生活区,查师生报到,查师生的精神面貌和生活状况,查收费和“两免一补”情况,查搭车收费情况等。
其次,加大了学校周边环境整治力度,坚持专项与经常性相结合,聘任了法制副校长,配备了专职安全工作人员,安全工作责任层层分解到校、班、带课老师,做到每个教师职工都有牢固的安全工作意识。
第三,加大了对学校硬件设施、设备的投资。年内拨付石枧完小危改资金15万元,破塘小学兴建资金9万元,西岭村小学校厕所改建2万元,泰源村小学操场硬化,以及石枧中学新宿舍投资100万元,现已竣工等等,这些投入大大改善了学校教学条件,为培养优秀人才打下基础。
第四,狠抓教育常规管理。学校的形象在于质量,质量的好坏决定于学校的常规管理。为此建立了定期学习培训制度,每年寒暑假组织教师集中学习国家的教育法律、法规和有关文件,学习素质教育理论,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树立教师安心从教、尽心执教的高尚情操。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要求教师做到模范地遵守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并建立了教师考核制度。通过这一系列的举措,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的管理,提高了教学效果,在今年的中考中,我乡两所中学共有30多人升入了耒阳市的重点高中。
三、深化医疗卫生管理,服务医患大众。
XX年是农村卫生改革之年,也是乡镇卫生院管理年活动开展与深化之年,在这一年里,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公共卫生服务有序开展,得到了耒阳市卫生局和老百姓的充分肯定。与时俱进,深化管理是医院发展的命脉,通过优化卫生资源配置,积极探索后勤服务新路子。今年,投资了10余万元进行了厕所的改建,并新打了一口二十多米深的井,让医院告别了历经数载用水困难的历史,同时加强医院的绿化和医院网络建设,为患者营造了一个舒适、安静、优雅的就医环境。继续做好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使群众真正得到实惠。今年,通过政策宣传,优化服务,到11月份,我乡在本地医院已兑付合作医疗金50余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了6.3。加强疾病控制,做好传染病的防治工作,特别是做好“非典、霍乱、禽流感、甲型n1h1流感”为重点的各类传染病防治。我乡是一个伤寒老疫区,为了控制使其不再发生,要求医院对学校等一些公共场所进行了全面消毒,杜绝了传染病的暴发流行,保障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四、增强基层组织活力,提升干部群众素质。
以“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为方向,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一是加强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强化干部管理机制。在开展耒阳市第三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乡党委认真组织乡机关、各村支部、乡属各单位支部的干部党员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学习党的xx大、xx届四中全会精神。通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提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转变工作作风。8月,在市组织部的组织下,到衡阳进行了一次电脑业务知识培训,提高了干部业务水平,拓宽了为群众服务渠道。为了加强同志们之间的沟通,在建党88周年之际举行了单位之间的篮球友谊赛,通过赛事加强了同志们的集体荣誉感,增进了单位之间的感情。在学习实践活动期间,为强化干部管理,实施了考勤制度和请假制度。二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优化党员干部队伍。坚持党员发展标准,保证党员发展质量。发展党员坚持标准,严格发展党员的工作程序和手续。今年共发展新党员28名,高中文化以上15人,年龄在35岁以下的14人,为各基层组织注入了新鲜血液。三是加强领导,切实搞好“五小”工程建设。通过两年来的努力,我乡“五小”建设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取得了显著成绩,达到了预期目标,投资8万元对食堂改造,大大提升了食堂硬件的等级,为改善干部、职工的生活创造了条件。厕所经过改建,也是旧貌换新颜,以前是老式砖瓦结构,臭气大又不卫生,下雨还漏水,到处是污水,上厕所变成一件烦心事。后乡党委、政府投资6.4万元,新建一栋标准的水冲式厕所,解决了如厕难的问题。四是着力改善机关办公条件。通过一年的努力,一栋800平方米的财政楼已竣工,马上要交付使用了。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范文大全2022年乡党委政村干部工作总结(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