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药房年末盘点调整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2-02-28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年末盘点

一、发现问题

1.一楼门诊西药房盘亏34万:账面>实盘,可能是每月摊销少了,与宁兴盛对账1-12月的入库数,只相差两百块。再查原始凭证,看每月摊销数是否多摊了。经查询,2月重复摊销了院办领药1000元。以后将院办和一楼门诊西摊销做一张凭证。

2.中药房盘亏52万:经李连查询,发现中药房按照零售价统计,我们按批发价摊销,有25%差价;而且住院药房统计药方每次只按一次统计,

3.肾病药房盘亏47万:摊销少的原因,中心药房按照开单科室来统计,而不是执行科室。可能是在中心药房摊销表中血透室单独分出来,没有归入肾病药房,而血透室用药金额比肾病金额大。经查账,11月份摊销数与领药数相差15万,12月有单独分出来,看看10月、11月的情况。调整后盘盈1万。

4.胃镜室药房盘亏16万:账面>实盘,可能是每月摊销少了,查账发现,7、8、11月领药多、出库少,查询原始凭证是否漏了发给自己的(在单据应收栏),实际应录小计数。经调整后,盘亏2万。

5.妇科药房盘亏12万:1-6月已经盘点过,看7-12月出入库数是否入错。我们录入数应是没有错的。与肾病药房原因一样,中心药房没有将门诊妇科和妇科门诊的用药归入妇科(住院部的医生来坐诊开药时,开到妇科门诊)。调整后盘亏一千。

6.发热门诊药房盘亏10万:8月份才建立药房,以前直接摊销。会计的库存应该加上1-7月的摊销,再减去8-12月发热门诊摆药,经调整后账面为-7万,因为8月前发热门诊领药应有剩余,但是会计全部摊销了。初始库存数无法得知,只能先以-7万入账,经调整后,盘盈8万。

7.SPD盘亏100万,卫生材料盘盈100万:SPD材料错入到卫生材料。通过对比出纳的明细账摘要,找出错入的公司。调整后盘亏8万,但余额应是0。应是错入到卫生材料了。

8.西药库盘亏100万:账面>实盘,可能是每月摊销少了,经查账发现8月摊销金额较小,通过与宁兴盛对账每个月摊销金额,发现8月发往中心药房金额有差异,原因是系统更新,导致金额错误。调整后,会计账面减少,盘盈6万。

9.中心药房盘亏40万:中心药房领药只来源西药库,由于8月系统金额错误,导致入库小于实际,加上少入12月的摊销,经过调整,盘亏3万。

10.卫生材料盘盈47万:先找玲姐对一下1-12月的入库数,设备入库材料1788万,我们1780万,我们设备材料少8万;固定资产入库7611万,我们专用和通用设备入库7648万,我们多37万。有可能将8万卫生材料错入SPD。经过和设备科的入库对账发现,我们账上将38万设备材料入错设备设备,少入2万固定资产卡片(有8000已经入固定资产科目,但没入卡片,通过三栏式明细账与固定资产卡片总额对比发现)。经调整后,卫生材料盘盈18万。

二、改进措施

1.固定资产、卫生材料:(1)入账时要分清楚是卫生材料还是SPD,是设备材料还是设备设备。固定资产入账后还要及时录入资产卡片。(2)每个季度或每半年定期与设备科对固定资产入账的清单。

单据出库:中药房发往科室

处方出库:科室开单

1.结转收入费用到本期盈余:自动结转

2.结转本期盈余到累计盈余:

(1)计提职工福利基金=(本期盈余-财政基本盈余)*30%

(2)剩余的转入累计盈余=(本期盈余-财政基本盈余)*70%

(3)将计提的转入累计盈余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范文大全药房年末盘点调整在线全文阅读。

药房年末盘点调整.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fanwen/128446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