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培育高水平产业项目。提高投资质量。积极谋划“xxxx”重点工业项目,引导企业参与市重点建设项目计划、市“机器换人”技术改造重点项目计划以及省“四个百项”、省制造方式转型示范项目计划等,充分发挥项目的引领示范作用。强化投资管理。多平台全方位跟踪项目进度,分类管理,确保意向项目早签约、签约项目早开工、开工项目早投产、投产项目早达效。
三是强化产业链协同创新。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产业链上下游共同体和产业创新联盟等,组织实施一批产业协同创新项目、技术创新项目、进口替代项目,推动产业创新、产能协同、产品提升方面有效联动。重点推进x省装备制造业重点领域首台(套)产品、首批次新材料等。
2.聚焦数字化新模式,做精智能制造文章。
一是培育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加快培育新经济、激发新动能,协同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产业发展,培育壮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加快推进恒生•凤凰数字经济产业园建设。
二是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围绕纺织印染传统产业领域,大力培育行业级、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深入实施“企业上云”,支持企业通过“互联网”升级、智能化提升等途径开展云计算深度应用,大力推进xG基础建设和各领域应用。
三是分类实施行业智能化改造。根据全市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三年行动计划,结合全域印染企业改造提升和先进印染创新中心建设,在印染行业选择一些基础好、管理规范的龙头企业打造高标准智能化工厂,引领全区的企业智能化改造工作。积极推进智能制造重点项目实施,加快建设“智慧印染”工业互联网平台。
3.聚焦大中小新梯队,做优放水养鱼文章。
一是持续推进降本减负,着力稳企业。全面落实新一轮企业降税减负政策,贯彻落实《x省“放水养鱼”行动计划》,在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加大税费减免力度等八方面给予定向支持。
二是持续推进培优扶强,着力育企业。培育雄鹰企业、“专精特新”、“隐形冠军”和“小升规”。建立各类企业培育库,加强对列入培育库企业的动态培育与监测。
三是持续推进“建码用码”,着力助企业。围绕“企业码”应用开展服务,重点提升小微企业政策服务,组织参加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绿色发展等论坛和培训,大力培养传统纺织、装备制造等专业技能人才。
4.聚力生态化新体系,做强绿色高效文章。
一是推进绿色制造。持续推进清洁生产审核和省级节水型企业创建,通过全面对标提升和绿色标杆示范,构建形成以绿色企业、产品、供应链、园区为支撑的绿色制造体系。
二是强化资源利用。推进“低散乱”整治提升。研究制定相应界定标准和规范提升标准。对前期认定的产业配套园区,完善相关审批手续和建设要求,建立企业、镇(街道),区级有关部门安全生产三级责任体系。推动低端落后产能淘汰。围绕铸造行业整治清理和定型机废气处理安全风险管控等重点工作,持续推进高耗水、高污染和高能耗工艺装备按期淘汰。加快低效用地“二次开发”。进一步摸清我区拟“二次开发”工业用地数量情况,致力调动土地权利人参与改造积极性的同时,会同相关部门引入外部资源,鼓励其他企业以兼并、重组、合并等方式实施“二次开发”。
三是优化要素配置。牵头协调“亩均+”各类综合评价工作,按照省市最新文件指导意见,结合我区工作实际,进一步完善工业企业评价办法,在评价分类比例、评价指标设置及权重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的完善。进一步制定完善差别化政策,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5.聚力工业园新布局,做好载体提升文章。
一是注重顶层设计,深入推进园区整合提升。以“钱杨板块”为试点,聚焦“平台整合,扩容提级、辐射带动”三大路径,高标准开展工业全域治理,抓实项目牵引、规范整治、存量盘活、创新融合、绿色引领等全域提升,全面打造标志性产业链引领的特色集群。
二是注重监管整治,全面推进园区规范建设。围绕化工园区、配套园区、小微企业园等重点领域,引导园区落实主体责任,鼓励园区引进培育一批专业运营服务机构,支持推进数字化园区建设,建设应用智慧园区管理平台,着力打造现代化园区。
三是做强化工产业,持续推进基础动能升级。结合《xx区化工产业发展规划(xxxx-xxxx年)》,重点围绕滨海工业区(化工集聚片区),持续开展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绿色发展、数字化发展、亩均效益等方面提升工作。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范文大全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规划(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