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深入教师人事管理制度改革。推进人事信息大数据管理,上线xx市教育系统人事管理系统。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加强市域内教师统筹管理和均衡配置,中小学教师交流严格实行学科对等制度。妥善解决因课程改革和二孩政策实施后造成的教师短缺问题,在全市现有编制总量内,盘活事业编制存量,优化编制结构,采取多种形式增加教师编制,优先保障教育发展需要。推进“报备员额制”改革试点工作,在新建公办幼儿园探索实施教师报备员额制管理模式。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长效联动机制,逐步缩小非在编人员与在编人员收入差距,确保教师收入待遇。
四是推进教师“关爱工程”。建立中小学教师健康档案,落实教师一年一次健康体检制度,提高教师体检标准,确保教师身心健康。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改善偏远乡村、海岛教师食宿条件。通过“温馨工会”创建、实施教师疗休养制度等方式,进一步强化对教师的人文关怀,提升教师职业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五)紧盯教育品质,力求“质量美”。
实施教育教学创优提质工程,切实打造“学在xx”品牌。
一是积极探索育人方式改革。坚持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基本原则,通过课程、课堂、课业、课外等“四课”着力提升育人成效,构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培养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强化立德树人,注重中小学德育队伍建设、制度建设、环境建设和阵地建设,深入开展“四品八德”教育活动,着力打造具有xx特色的中小学学段德育品牌,建成xx市德育示范校xx所,xx市德育示范校xx所,xx市德育特色校xxx所。深入推进“一校一品、每生一项”艺术特色项目建设,不断完善学生艺术素养。深入实施体育工作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普及啦啦操,认真做好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深入推进“明眸皓齿”工程,切实降低学生近视率和龃齿率,整体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积极引导学生阅读欣赏中外文学艺术经典,鼓励高雅艺术进校园、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民族优秀文化进校园,全面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是深化课程改革和课堂变革。组建课堂变革项目联盟,聚焦“教、学、评”一致性,关注和研究基于学科思维能力发展的“学为中心”和“促进有效学习”的课堂变革。深入推进“互联网+义务教育”,积极打造城乡同步课堂、远程专递课堂、网络名师课堂。深化新高考背景下的普通高中课程研究,指导学校构建符合学校实际的学科课程体系。推进综合评价改革,加大义务教育小规模学校质量监测、监控和提升力度,强化评价对教育改革和质量提升的诊断、改进和引领作用。健全教学质量监测监控机制,完善市、校两级质量分析报告制度,通过“看起点,比进步”优化教学质量评价。
三是做好现代化发展水平监测。此项监测是省政府对各县市区政府教育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要认真逐项对照具体指标要求,及时查漏补缺,按照应统尽统、应报尽报的原则,统一思想、统一数据、统一把关,力争我市的监测水平能晋等升位,通过x-x年努力,达到全省中上水平。
四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完善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奖励方案,建立与绩效挂钩的教育教学质量激励和惩戒机制。充分发挥市长教育教学质量奖的效用,重点奖励教育教学质量优异和提升幅度大的学校。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教学质量综合测评项目指标达到xx市上等水平,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质量达到xx市上等水平;高考各类别(“三位一体”招生、统一高考招生、高职提前招生、单独考试招生)上线率和上线人数继续保持高位运行,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继续领先。全省大一新生体质监测在20xx年的基础上晋等升位。
(六)优化发展环境,力求“氛围美”。
一是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认真落实省、市有关“最多跑一次”改革要求,着力推进行政审批规范化、工作流程最优化、操作管理规范化、“互联网+政务服务”便民化,强化窗口集成审批和网上审批,上线教育系统人事管理系统,不断拓展巩固服务项目,完成“招生入学一件事”办理,实现更多项目网上办、掌上办和“跑零次”服务。
二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四化”党支部建设,要坚持九个有(有党员亮相窗,有党员活动室,有党务公开栏,有党费收缴记录,有党日活动记录,有党员发展记录,有党建工作载体,有规范议事决策规则,有优秀党员教师故事),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规范开展组织生活,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活动等制度,坚持党员领导干部、基层党组织书记上党课,每年至少为学校党员上x次党课。加强教育系统意识形态工作,夯实学校思想教育阵地,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各中小学(幼儿园)每月至少组织x次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各基层党组织每年要研究意识形态工作x次以上。深入开展党建品牌和清廉教育建设行动,加大基层党建示范点和清廉学校建设力度,计划新打造 xx 所示范学校基地,树标杆抬底部,打造xx教育党建新品牌。
三是营造良好外部发展环境。积极推动市委议事机制,每年专题研究教育工作至少一次以上。积极主动争取市四套班子及财政、人社、编办、住建、国土等相关部门对教育的支持。推动部门联动机制,落实镇街相关责任,合力开展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校外培训机构治理等教育治理活动。推动社会关爱机制,主动争取社会各界对教育的关心和支持,努力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四是完善教育发展保障机制。x.组织保障,全面加强组织领导,优化校长队伍梯次结构,明确各教育学区、各中小学(幼儿园)、局机关各科室的责任、年度任务及工作要求,同时加强与相关部门、功能区、乡镇(街道)及社会各界的沟通,争取各方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对教育的倾斜,合力推进我市教育改革发展。x.政策保障,认真学习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及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认真领会《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上级文件精神,进一步完善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措施。x.要素保障。根据城镇化发展水平、学龄人口变化趋势,进一步优化教育设施布局专项规划,认真执行x省中小学(幼儿园)建设标准,作为我市教育规划、设计、建设的下限。积极争取财政教育经费投入,力争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不低于x%。切实保障学校建设用地,优先落实学校建设项目用地指标。加大教育人才引进和激励机制,每年安排不少于当年教师招录计划的xx%指标用于招聘优秀高校毕业生和高水平高校毕业生,大力提高名、特、优教师待遇。x.清廉保障,紧紧围绕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继续加大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力度,坚持标本兼治、统筹推进,在全系统上下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力争实现学校思政清明、政风清廉、教风清正、学风清新、校风清净的教育政治生态,努力培养新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范文大全市教育局2021全年工作总结和新一年工作规划(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