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府公共服务集约供给。依托城乡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等场所,加强城乡社区社工站(室)规范化建设,集中提供近邻服务;老旧小区多、服务设施较分散的城乡社区,通过分区分片提供近邻服务,打造“xx分钟近邻服务圈”。推动老旧小区基础性设施改造提升,釆取“腾、挤、租、买、建”方式,整合基层各类场所资源,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根据实际积极提供闲置场所,用于保障老旧小区近邻服务基础设施。加快“智慧社区”建设,打造数字社区生活服务圈,一体提供教育培训、疾病诊疗、心理疏导、日间照料、远程监护等服务。(责任单位:市委政法委、市民政局、住建局、自然资源局、卫健局)
(二)居民邻里互助。深入推进在职党员到居住地社区、小区报到工作,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城乡社区广泛开展“邻里亲、邻里帮、邻里和、邻里美、邻里乐”、认领邻里微心愿等形式多样的“邻里守望"主题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开展生产互助、养老互助、救济互助等活动,探索推行积分制管理,推动“邻里守望”志愿服务制度化。推进社区居委会下设环境和物业管理委员会实现全覆盖,提升社区、小区物业管理服务水平。加强城乡社区民主协商,依托社区、小区党群服务中心等场所,灵活设置民主议事厅、邻里茶叙室等,推广“听邻说事、请邻议事、帮邻办事、让邻知事、由邻评事”等近邻工作法。(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民政局、住建局、文明办)
(三)社会力量参与。注重吸引政治觉悟高、热爱社区事业、热心服务群众、具有一定专业素养的社会工作人才投身近邻服务。推进社区、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公益慈善资源“五社联动”实践,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强化服务项目建设,引导社会力量精准对接居民需求,参与近邻服务项目洽谈会、公益创投大赛等供需对接活动。引导支持基金会等慈善组织提供近邻服务。推动连锁便民超市商业服务升级,为居民提供全渠道便捷的经营服务。(责任单位:市民政局)
六、组织领导
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格局,加强基层组织、基础工作、基本能力建设,认真组织实施,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落实落细。
(一)压实工作责任。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要加强组织领导,有效发挥社区建设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市委组织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指导推动;市民政局要会同社区建设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单位,深入城乡社区实地指导,对工作进展、具体问题等定期会商、分析研判、制定对策;各有关部门要立足职能、加强协调,细化工作目标,为近邻服务提供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精准对接需求,形成有效合力。(责任单位:市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各有关成员单位)
(二)科学统筹推进。结合本地实际,有计划、有步骤地统筹推进。第一阶段:部署安排。各街道(乡镇)加强调研摸底,制作社区资源清单和需求清单,细化目标任务,形成工作方案。第二阶段:试点示范(xxxx年x月一xxxx年xx月)。各街道(建制镇)确定x个试点社区和x个试点村,各乡确定x个试点村。第三阶段:面上铺开(xxxx年x月一xxxx年xx月)。总结试点示范经验做法,全面推进近邻服务,xxx%社区、xx%村委会推行近邻服务。第四阶段:巩固提升(xxxx年x月一x月)。采取自我评估、第三方机构评估、抽查、交叉检查等方式,进一步查缺补漏、指导推动,形成常态化工作机制。(责任单位:市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各有关成员单位)
(三)加强经费保障。市财政要统筹工作经费,向城乡社区倾斜,落实近邻服务日常工作、业务培训、人员报酬、服务设施和信息化建设等各类经费保障。拓宽资金筹集渠道,鼓励通过慈善捐赠、设立基金等方式,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领域。(责任单位:市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各有关成员单位)
(四)营造良好氛围。尊重基层首创精神,鼓励基层改革创新,开展评选“最美邻里”和“近邻日”等活动,及时总结经验,推广先进典型。充分发挥报刊、广电、网络及“两微一端”等新媒体的舆论引导和监督作用,广泛宣传法律政策、好人好事和突出成效,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参与近邻服务的浓厚氛围,提升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责任单位:市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各有关成员单位)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范文大全关于开展城乡社区近邻服务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