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爱心与教育》心得体会精选范文大全(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1-11-22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我该成为怎样的教育者?

  ——谈从《爱心与教育》获得的教育启示

  没有料到,我竟然会读到这样一本教育专著。记得今年6月中旬,在一次课题申报指导会上,?部长曾提到x的一位教育家,叫李镇西(当时我是不知道如何写的),将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手记整理成册,比如青春期的教育、班主任如何开展工作、怎么转化学困生等。当时,我只想也去读一读这位教育家的专著。没有料到,学校的暑期作业竟然就是他的一本专著。当时,就选了《爱心与教育》,我很好奇,这本专著会不会又是长篇大论、套话连篇。

  直到前两天,我才拿起这本书,一开始,我浏览了一下目录,准备先挑自己感兴趣的章节读,记得先看的是《对“优生”培养的思考》,先谈了“优生”特点的两兼性、“优生”教育不能只注重分数、培养“优生”六大方法,接下来,居然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我没往下读,翻回到序言,开始重新阅读。

  阅读序言时,我曾誊抄了这样一段话:

  “首先是认清自己的教育活动的目标,不是一张张的成绩单,不是一堆分数,不是高一级学校的录取通知,而是活生生的人,是人才,是能够在未来社会中站住脚跟、开创事业的人才。这样的人才,不仅要在学校里读书,通过读书获得一定的扎实的知识,更需要终身有读书的兴趣,求知的欲望,并且有能力自己学习,有能力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有能力吸取这些知识。这样的人才还要能够正确地处理社会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经历顺利和艰难、成功和挫折的考验。他们需要有知识,更需要有理想,有坚强的意志,有优良的品质。这一切都是需要在学校中奠定基础的。”

  这是我们教育者的培养目标,如今在培养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上,更是强调要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要重视学生在“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方面的培养。于我而言,正式教学以来,在这些方面的践行上,我还做得不够甚至不妥。而这本书,给了我一些有益的启示。接下来,我将结合自己的教育教育反思,从“重塑对学困生的教育认知、如何借力集体教育的东风、我们的中学生需要怎样的心理辅导与德育、朴素却有着力点的价值引领”这四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反思一:重塑对学困生的教育认知

  在我的求学之路上,我曾是一个旁观者,旁观过一些学困生遭遇到的“教育暴政”与“人格屈辱”。多年后,回想起来,仍然心有余悸。当初当老师时,曾告诫过自己切莫成为那样的“施暴者”,已所不欲,也切莫强加于所教的孩子身上。

  不过,在这一年多的教育教学中,尤其是批改作业时,常常情绪失控,尤其是那些我认为一些学生不该犯的错误,还会在课间把这些学生叫到办公室“教育”一番,有些“屡教不改且较皮”的学生还会与软尺“问个好”。只是,我一直秉持自己定下的原则,就事论事,绝不对学生进行人身攻击及人格否定。而对一些学困生的教育,始终没多少成效,我一直很苦恼。有时甚至宽慰自己“孔子三千门徒,也只有七十二贤……”。

  而当我读完万同这则手记之后,自己重塑了对“学困生”或者说“后进学生”的教育认知。在这之前,我认为:作为教育者,我应该努力让这些“学困生”热爱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若是能出现“黑马”那是更好,但今后也要成为有用之才。这个培养目标应该没有太多毛病,但我的着力点和措施应该是很成问题的。

  第一,我把着力点放在促成他或她在数学这门课上的能力提升上。因而就把教育教学的目标也聚焦在了这个上面。而没有真正地耐下心来,去试着走进这些学生的心灵。没有试着去听听他们求学路上的辛酸与喜乐,没有了解他们为什么学不好数学甚至反感,没有去了解他们平时的关注点、困扰乃至家庭情况。事实上,有的数学学困生,却是“地理小王子”、“生物小丽人”。如果数学启蒙做得不好,对于他们而言,数学肯定是很枯燥乏味的。而我不切实际的一厢情愿肯定反而会给他们带去学习的困扰。

  第二,在教育措施上,没有做到必要且有节制的倾斜。必要的倾斜应该是花额外的时间、精力,像李老师那样,先给他们设定他们跳一跳可以达成的小目标。而且,特意为他们单独命制试题,故意漏题,就是想让学困生去体验那种稀有的体验:因成功而喜悦,因努力而自信;所谓有节制的倾斜,过去一年中,我对班上一位学生倾注了过多的心力。在我们很多老师看来,那位学生阳光善良,双商均高,可塑性很大。因此,我便特别关注。经常鼓励,苦口婆心的教育。可能全班同学都会认为我特别关注这个学生。现在想想,应该是适得其反的。一方面,该生的注意力本身就容易分散,而我的过多关注、不切实际的期望(习惯的养成岂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反而可能给他带去困扰;另一方面,对于一步一步地让这类学生体验到学习的愉悦感、成就感,我没有落实到切实可行的行动上。

  在书中,李老师谈到“后进学生”们几乎从受教育起就伴随着呵斥、嘲笑、辱骂甚至体罚。因此,教师应怀着强烈的人道主义情怀给他们以心灵的呵护,帮助他们树立起人的尊严。而这种“爱”不是故作的特殊的“偏爱”,而是自然而然的和其他学生一样平等的爱。不然,“后进学生”仍然会觉得老师对他是另一种形式的“另眼相看”。其次,这种“爱”不应该仅仅来自老师,还应该来自学生集体,要让“后进学生”感到不但老师没有歧视他,而且同学们也在真诚地尊重他,进而唤起他对集体的热爱之情,并把这种感情化为上进心。在万同这个案例中,我读出了针对学困生教育的复杂性、反复性与长期性。

  所谓复杂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变数实在太多,而且教育需要多方面的合力。有的学困生的家庭氛围不利于学习,有的则是受到了社会上的一些负面影响,有的则有一些心灵创伤,而且还可能是我们教育者造成的。

  这又让我想到了班上一个特别调皮、各科成绩都不怎么理想的学生。才接手这个班级不久,我就记住了他,他与另外两位同学被我戏称为“三剑客”,因为他们总是扰乱课堂。第一学期,我还挺苦恼的。第二学期,学习了一些教育心理学后,我了解到这类学生其实是在博取关注,内心渴望被接纳。针对这种行为应该采取消退的策略。后来,亲测有效。但真正的转机,在于一次他和某科任老师发生冲突后,他当时很伤心地哭了,因班主任有课,在办公室,待他情绪渐渐平复,我们无意间聊了一节课,我主要听他讲。这孩子也谈得很坦诚,我了解到他家中的一些事情,提到有趣之处,还逗一逗他;谈到他的学习呢,我建议他去试着找找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勉励他今后要有事做,有项安身立命的技能,要有承担责任的勇气与能力。我完全没有料到,这次谈话之后,这孩子在数学课上再也不是从前那个捣蛋分子了,甚至还成了数学课上的“志愿者”,帮我们调节灯光(如用多媒体时,前面的光线需要调暗)。而我也会当众向他的善举与机智表示感谢。后来的时光里,我们都相处友好。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范文大全《爱心与教育》心得体会精选范文大全(3)在线全文阅读。

《爱心与教育》心得体会精选范文大全(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fanwen/126813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