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均不低于全省同类城市平均水平。2.强化基本公共服务保障。一是大力加强市政公用设施建设。优化城市公共交通路线,构建以公共交通为主体的城市机动化出行系统;进一步强化城市基础配套,主次干道、商业大街主干机动车道无被侵占、毁坏现象,主干道装灯率100%,亮灯率≥96%。建成区背街小巷路面硬化,无明显坑洼不平,排水设施完善,无明显路面积水,装灯率100%,亮灯率≥96%;主次干道、商业大街人行道、非机动车道连续、平整、无损坏和被违规占用现象,行人过街、机非分离、人车分离等安全设施配置完整;政务大厅、商场超市、宾馆饭店、公共文化设施、新建社区(小区)、医院、学校、火车站、长途汽车站、建成区内的公共卫生间等公共建筑及设施,设有轮椅通道、扶手、坡道等无障碍设施,无法设置无障碍设施的要公布求助电话,满足群众有关诉求;车站、政务大厅、医院、景区景点、大型商场设有无障碍卫生间,管理和使用情况良好;加强城镇供水设施改造与建设,定期监测、检测供水厂出水和用户水龙头水质等饮水安全状况。二是强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立维护劳动者权益的协调机制,制定进城务工人员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建立健全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机制,设立受理消费者投诉举报的渠道;做好孤残儿童、弃婴救助和收养安置工作,制定落实孤儿供养标准;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将老年医疗卫生服务纳入城乡医疗卫生服务规划,逐步增加对养老服务的投入;有机构承担婚姻家庭服务和妇女权益保障工作。三是继续加大教育工作力度。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xx络教育,逐步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均衡配置公共教育资源,建立扶助弱校发展措施,实行免试就近入学和信息公开制度;全面推进校务公开和收费公示制度,确保生均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支出高于700元,市民对义务教育的满意度高于75%。四是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医疗卫生服务xx络,95%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城镇医疗保险定点机构,每千名常住人口公共卫生人员数≧0.83人;健康卫生知识学习纳入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计划,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大力普及公共卫生知识,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五是强化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按照人口规模或服务人群的距离,确保每个街道拥有5个以上晨晚练体育活动点,每个社区建有便捷实用的体育健身设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大于1.08平方米,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状况良好,能够正常运行,设备维护及时,无被挪用或侵占现象。3.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一是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根据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制定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相适应的服务范围、内容和评价标准,公共财政对文化建设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街道综合文化站和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具备开展宣传文化、党员教育、市民教育、科普教育、普法教育(三种及以上)活动的设备条件,正常向居民开放,无被挪用或侵占现象;进一步强化图书馆、文化馆建设。二是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的保障机制,推进公共图书馆、公共博物馆(非文物建筑及遗址类)、公共文化馆(站)等免费开放工作,健全基本服务项目;立足文化资源,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建成区内实体书店所售书籍内容健康向上,室内环境整洁、井然有序;举办全民健身活动,营造良好的全民健身氛围,《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达到90%以上;完善提升镇村文体设施,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多姿多彩、雅俗共赏、富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的文化活动,更好地发挥文化惠民、文化乐民、文化育民、文化富民的重要作用。(四)加强社会环境建设,全面提升城市形象
1.大力推进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构建安全保障型社会,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开展经常性的公共安全教育,社会面、重点单位和社区物防、技防、人防、消防水平符合安全需求,政务大厅、社区(小区)、商场超市、农贸(集贸、批发)市场、学校、火车站、长途汽车站有符合标准的消防设施;加强食品药品安全与监督管理,食品经营单位不得出售过期、变质、伪劣食品,食品安全事故及时查处,无漏报、瞒报情况,商场超市、农贸(集贸、批发)市场无过期、变质、伪劣食品;农贸(集贸、批发)市场独立设置活禽售卖宰杀区域或无活禽宰杀,无违规售卖野生动物,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98%。严格实施药品经营许可制,规范药店经营行为;公开举报电话,加大对食品药品全环节监管执法检查力度,坚决及时查处无证经营、制假售假等违法行为。加强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系统,完善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应急预案和领导问责制,建立减灾、防灾、救灾综合协调机制,重点加强交通、消防、生产安全和严格执行事件报告、通报和信息发布制度,不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设有避难场所标识牌,功能完备,设备维护及时。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安全诚信建设和安全文化建设。2.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社会治安管理,加强对刑满释放人员、吸毒人员、社会闲散青少年等重点人群的服务管理工作;预防和打击涉众型经济犯罪、打击“两抢一盗”等犯罪成效明显;卖淫嫖娼、聚众赌博、吸毒贩毒等违法犯罪得到有效控制;有效预防打击传销活动。及时查处xx上违法有害信息和违法xx站,群众的安全感较高。3.大力改变城乡环境面貌。一是深入开展城乡清洁行动。加快建设智慧城市,开展文明城管行动,保障城乡环境卫生干净整洁,垃圾清运及时、公共厕所保洁及时,城市公共秩序良好。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实现农村垃圾“户投、村收、镇运、市统一处理”。主次干道、商业大街、公共广场、公园景区、公交车站、火车站、长途汽车......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范文大全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