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围绕主题,制定单元设计
一个有效的单元教学设计不能是教材内容的简单呈现、识记或操练,它应该围绕着一个主题展开,并且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地设计。下面是笔者对“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为主题的单元设计:
主题名称
气体的实验室制法
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主题是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是九年级化学中非常重要的学习内容。为了达到让学生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教材选取学生身边最熟悉的物质氧气和二氧化碳作为学习的素材,学生学起来亲切,易于理解和接受;又由于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与气体的性质关系非常密切,因此可按如下的教学思路完成本单元的教学:氧气的性质→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性质的性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这样学生先知道气体性质可为学习制法作知识储备,先初步了解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到最终掌握、熟练应用制法的学习过程,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单元整体目标分析
1、掌握氧气、二氧化碳气体的性质及用途;
2、掌握气体的实验室制法的一般思路方法;
3、掌握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中装置的设计、气体的收集、验证和验满的方法;
4、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动手能力;
5、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及严谨的工作作风。
教学课时
教学任务
教学活动
第1课时
使学生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色、态、味、密度、熔点、沸点、水溶性等);使学生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观察和描述木炭、硫、铁,红磷,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了解氧气的主要用途,氧气与人类的关系密切。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使他们学习通过实验来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方法
1、教师利用设问、实验及影像资料等直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认识氧气的物理性质;
2、教师演示物质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要把学生注意力放在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几种可燃物在空气、氧气中的燃烧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同时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
3、学习氧气的用途时,让学生体会到物质的性质决定它的用途。
第2课时
1、通过对实验室用kmno4制取氧气的学习,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2、通过对kmno4跟h2o2和mno2制取氧气的对比,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时设计发生装置的一般思路;
3、懂得气体的收集方法与气体的性质的关系
4、学生熟悉基本实验技能
5、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及严谨的工作作风。
引出气体的制取→了解气体制取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探究用kmno4制取氧气的仪器装置及操作注意事项→制取并收集一瓶氧气→检验氧气。
探究h2o2生成氧气的条件,同时引导学生从药品的状态及反应条件两方面与kmno4生成氧气对比,尝试设计其他的制氧装置。
第3课时
1、使学生初步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质,学会鉴别二氧化碳
2、使学生理解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概念
3、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同时树立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用途的观点。
教学思路:
问题情景:自然界里二氧化碳总在不断地消耗、生成。你知道二氧化碳消耗、生成的某些变化吗?
归纳小结: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碳循环中的地位和作用,对自然和人类的影响。
提出问题:意大利北部的一个山谷被当地人称为“死亡之谷”。当人们牵着小狗穿越山谷时,小狗便会莫名死亡,而人却无妨。当人蹲下去想要抱起小狗时,便也会倒地身亡。知道其中的奥秘吗?
探究实验: 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
分析概括: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联系已学的反应实例,归纳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的特点。
交流讨论:二氧化碳与人健康的关系。
第4课时
1、能根据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设计实验;
2、理解为什么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药品选择石灰石或x石与稀盐酸;
3、能根据药品与反应原理设计发生装置;能根据气体的性质选择收集、验证及验满的方法;
4、学生自己动手制取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
5、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及热爱科学的精神。
1、回忆并写出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2、讨论有哪些方法能生成二氧化碳?同时演示石灰石与稀盐酸、石灰石与稀硫酸及碳酸钠与稀盐酸的反应,通过分析讨论确定药品;
3、引导学生设计发生装置、收集、验证及验满的方法;
4、学生动手制取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完成各项操作。
4.实施“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实践体会
4.1有助于学生构建知识
单元教学的着眼点是“单元”。从教学内容看,单元教学以一个“单元”为相对独立的教学单位,强调从单元这个整体出发设计教学,突出内容和过程的联系性和整体性。从教学目标看,单元教学是一个相对完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三维目标的有机融合和有效落实问题逐步得以实现。从教学方法看,单元教学不是对单元内各课题平均使用力量,而是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某个单元的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有一定思维梯度的科学学习过程,注重学习的阶段性和层次性,避免了传统课时教学的随意性与盲目性。
4.2有助于教师不断完善自身的智能结构
对化学教师而言,显然单元教学设计比传统的单课时教学设计更具有挑战性,通过单元教学,教师的教学设计视野从单课时的微观范畴转向更为宽阔的单元宏观范畴,能够从单元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有利于使宏观层面的课程目标落到实处,同时又能使单元内的课时教学变得更加富有弹性,有利于优化教学效果。
关于单元教学设计个人心得体会范本【三】
最近聆听了x教科所王纬光所长的讲座,我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使我受益匪浅。一个有效的课堂教学是要学生“会学”而不是“学会”。有效的课堂教学一直是我的“教学追求”。我想课堂教学的设计,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 。好的课堂教学设计应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每位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 “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我认为有效地课堂教学设计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范文大全关于单元教学设计个人心得体会范本(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