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深刻认识“五联手”是推动政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举措。“五联手”准确把握专委会、界别之间的关系,通过联手这一机制设计,形成良性互动,使政协工作打通了脉络、强健了筋骨、提振了精神,实现了1加1大于2的良好效果,激活了专委会、界别、委员三方力量,强化了专委会平台作用,彰显了界别特色优势,也推动了委员履职常态化开展,可以说是“一处落子,满盘皆活”。各民主党派市委、市工商联、各县(市)区政协、市政协各专门委员会积极行动,使“五联手”工作呈现出特色纷呈、协同推进的良好局面。从两年多来的实践来看也产生了很好的效果,专委会忙了起来,界别动了起来,委员干了起来,政协工作活了起来。《人民政协报》称之为新时期政协界别工作的“X方案”。主席等省政协领导多次给予充分肯定,要求全省各级政协加以学习借鉴。在刚刚召开的中共党委十一届六次全会上,XX同志对市政协“五联手”工作给予高度评价。社会各界也对市政协“五联手”工作给予了热情赞誉。实践证明,“五联手”是管用、实在、有效的工作抓手,值得我们倍加珍惜、长期坚持、持续完善。
二、树立问题导向,着力在聚焦“五联手”工作的重大问题研究上有新突破
推动“五联手”工作实践的创新发展,必然呼唤理论研究的推陈出新。我们要以这次理论研讨会为新起点,在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坚持问题导向,抓住重大问题研究思考,用理论之“矢”去射实践之“的”,做到政协事业发展到哪里,政协理论研究就跟进到哪里;政协工作实践推进到哪里,政协理论研究就延伸到哪里。在此基础上,还要把握理论提升的切入点。一是从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把握理论提升的切入点,不可标新立异。二是从五年多来工作实践中把握理论提升的切入点,不可墨守常规。三是从党的中心工作中把握理论提升的切入点,不可脱离实际。
一要积极探索协商民主理论提升。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人民政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把协商民主写入报告,从而把协商民主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是我们X制度自信的重要体现。我们要积极探索人民政协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专门机构作用发挥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使其真正能够成为新时期参政议政的重要平台。特别是重点探索如何通过提案、调研、视察等既有形式及专题协商、提案办理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等新形式来发挥政协民主协商作用,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作出应有贡献。要加强与党委政府的有效衔接,规范协商机制,丰富协商内容,提升协商能力,提高协商议政的前瞻性、针对性和操作性。要进一步鼓励基层创新创造,总结政协工作向乡镇、社区延伸的实践经验,组织政协委员就近开展各种服务、反映社情民意,有效拓展政协履职空间,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二要积极探索助推X政中心工作理论创新。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人民政协工作要聚焦X和国家中心任务,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把协商民主贯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全过程,完善协商议政内容和形式,着力增进共识、促进团结”。这深刻阐明了政协协商民主的主要任务和推进路径。落实这一要求,就要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不同视野建真言献良策。我们要紧紧围绕落实党的十九大作出的战略部署,紧密结合党的战略定位、紧扣“两个导向、十二字”工作方针,聚焦“四重点一稳定一保证”工作总格局,围绕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十个方面的重大任务、九大支撑性工程和六大基础性工作,以及X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诸如新型城镇化、产业发展、开放创新、生态治理等工作,组织政协委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提出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着重就如何用好“五联手”工作机制,如何服务我市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如何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民生改善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进一步从全局中拓宽政协理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找准为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服务的着力点和切入点,为政协如何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提供理论指导和思路、方法借鉴。
三要积极探索民主监督理论创新。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人民政协民主监督,重点监督X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和重要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这就明确提出了政协民主监督的具体任务,重点是要确保各级党委、政府重要决策部署落地生根。这要求我们要围绕推动中共中央有关政策措施决策部署的落实、地方党委政府中心任务的完成、民生福祉问题的解决,在懂监督、敢监督、善监督、常监督上下功夫,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工作的意见》和省、市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工作的要求,不断完善监督程序和机制,丰富监督形式和手段,加强和改进民主监督工作,切实增强民主监督实效。
四要积极探索打造政协事业发展的骨干队伍理论创新。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增强人民政协界别的代表性,加强委员队伍建设”。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新的社会阶层层出不穷,人民政协将广泛吸纳更多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这些新生力量将大大活跃政协协商民主的气氛。政协委员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主体,政协委员的水平决定了政协工作的质量。加强界别工作和委员队伍建设方面的理论研究,对于进一步改进政协委员的教育服务管理,全面加强政协委员队伍建设,健全委员履职评价机制,引导委员增强委员意识,珍惜委员荣誉,维护委员形象,自觉按照“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和“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的要求,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提高政治把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联系群众能力、合作共事能力,打造担负新时代人民政协事业发展新使命的骨干队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强化责任担当,着力在深化提升“五联手”工作水平上有新作为
中共党委X届X次全会,就全面开启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新征程作出了部署,为政协履职提供了广阔舞台。在新时代深化提升“五联手”工作,我们要从三个方面作出努力。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范文大全市政协“五联手”工作理论研讨工作总结发言(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