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机关品牌建设。以创建三星级机关品牌活动为引领,开展实实在在的内部管理提升行动,深化文化建设,强化绩效管理,改进工作作风,优化服务流程,强化“经信惠企”品牌形象。
xxxx年工作思路
xxxx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是实施“两聚一高”的重要一年。全市经济和信息化发展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提高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为中心,开创机器换人新局面、抢占智能制造新高地,着力推动民营企业创新、着力推广原创成果应用,扶强一批行业优势企业、壮大一批科技创新企业,狠抓工作落实、振兴实体经济、筑牢发展根基。
主要预期目标:工业总产值xxxx亿元,增长x%,其中新兴产业预计达xxxx亿元,占比为xx.x%,提高x个百分点;工业投资xxx亿元,其中新兴产业投资xxx亿元,技术改造投资xxx亿元。
围绕以上目标,根据xx经信委《关于深入开展“创新四问”活动的实施方案》,坚持创新、突出特色、狠抓落实、务求实效,从队伍建设、制度建设、项目建设等方面出发,制定以下工作任务:
(一)定位高点提升,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1聚焦高端突破。一是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以光电产业为龙头,重点扶持光电显示、集成电路等,带动信息产业整体提升,走品牌化、高端化路线,以核心项目为突破口,进一步整合完备的产业链体系。加快推动x自动化研究所长三角研究院等一批意向项目落户,加快建成 “x省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开创智能制造新局面,培育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上规模,做大做强装备制造业。xxxx年,新兴产业投资达到xxx亿元,占全市工业投资的xx.x%;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xxxx亿元,占规上工业的xx.x%,提高x个百分点。二是积极推广原创性应用。进一步加大新产品新技术推广应用。依托产业集聚区、重点工程、重大项目和骨干企业,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和产业链关键环节,对技术和市场较成熟、需求量较大、认同度较高的新技术、新产品,主要运用市场手段加以推广应用。对处于技术初创期、市场培育期的新技术、新产品,特别是新兴产业领域初期投入大、效益不明显的新技术、新产品,要加大政策支持,采取企业主动、市场拉动、政府推动相结合的方式加以推广应用。三是大力推动创新载体建设。进一步突出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积极推动机器人制造业创新中心和小核酸技术应用创新中心两家省级重点培育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建设,争取纳入国家制造业创新体系,在智能制造协同创新、核心产品的研发、网络信息及标准检测等方面争取实质性启动,力争在双臂机器人、智能车间协同建设及研发检测平台建设、领军人才引进等方面有所突破。进一步推进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优选骨干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积极组织企业申报各类企业技术中心,争取新增x省级企业技术中心x家。
2聚力智能制造。一是培育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上规模。密切联系各区镇,按照年初制定的招商计划,组织精准招商活动,全力以赴抓好项目引进工作。加快推动x自动化研究所长三角研究院、康力优蓝、x光机所、晟松智能装备等一批意向项目落户。对于已经在我市落户的哈工大机器人集团、新时达机器人、华数机器人等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龙头项目,继续做好服务工作并督促企业加快落地速度。落实政策兑现,以《关于加快xx市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xx市加快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意见实施细则》制定申报指南,对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企业、智能制造应用企业即“机器换人”企业进行支持。加强产业服务,尽早尽快建成我市“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信息服务平台”和“x省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通过共性技术服务平台,支撑企业发展。加快“一中心两基金”和服务于融资租赁的统筹统贷机制的落地速度,不断强化产业发展的资金支持,从而真正惠及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二是加快转变企业生产方式。加大对以 “机器换人”为主的技术改造项目、以智能制造柔性生产为主的两化融合项目奖励力度,引导企业向产业链高端化、高附加值化转变。三是持续推进两化融合。大力推进软件相关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为重点,积极做好设立海峡两岸电子商务经济合作实验区的配合工作,研究并规划建立集成电路设计、北斗导航和物联网产业园,xxxx年软件产业产值力争达到xxx亿元。大力推升企业信息化水平。以智能制造为重点,以“机器换人”为示范,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两化融合推进方向。从政策引导、资金扶持、技术引进等方面入手,重点打造工业控制、嵌入式系统、工业软件、应用电子等领域的创新优势。重点发展企业电子商务,大力推动行业内共性环节和装备的数字化改造,积极引导和帮助企业开展信息化提升工程,推动 “三网融合”工作,增强产业发展后劲。加强信息化服务载体建设力度,努力在资源整合的深度和广度、服务企业的精准度上下功夫,重点推进市电子信息服务和集成电路行业协会与省级平台、xx工研院、各行业协会等载体的合作共建。
3聚识集群推广。一是进一步做好特色产业发展载体和创新平台建设。争取到xxxx年,集聚一批全国知名的产业集群,全市特色产业集群规模突破xxxx亿元,形成xx个规模超百亿元的特色产业园区,建成xx家全国领先的功能性服务平台,涌现出一批国家级科技创新领军企业。二是进一步培育大企业、大集团。结合我市产业发展规划,积极引导大企业按照企业发展方向与产业发展方向相衔接、企业发展规划与市重点产业发展规划相衔接。鼓励龙头骨干企业将制造环节向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的两端延伸和扩展,不断提升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强化政策导向,促使土地、能源等社会资源向龙头企业集聚,促进行业龙头向“总部型、品牌型、上市型、高新型、产业联盟主导型”五型企业转变。三是鼓励企业兼并重组。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政策意见,综合运用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等政策,以光电产业为龙头,以核心项目为突破口,全力支持友达、国显、之奇美、通力等标志性重大工业企业进行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推动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集聚,形成一批主业突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四是帮助成长型企业上规模。持续推进企业做大做强,进规上亿,加大科技型、成长型企业的培育扶持力度,使更多的专、精、新、特企业上规模、上水平。重点推动年销售收入xxxx-xxxx万元的企业尽快达到规模以上水平,提高产品档次,增强盈利能力,成为培育亿元骨干企业的后备力量。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范文大全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年度工作总结及明年工作要点(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