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一是继续开展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进一步整理上报相关普查数据。二是建立健全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统一协调解决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积极挖掘和传承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三是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构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抓好文物保护基础和重点项目,积极推进糖葱薄饼、束砂等特色技艺的申遗项目。加强非遗抢救性保护,形成政府主导、有关部门相互配合、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局面。四是推动实施文化人才培养,抓好艺术精品创作生产,推动文艺繁荣发展。
(二)谋划旅游布局,融合文化旅游资源
把全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红色旅游主题规划的编制工作作为旅游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旅游特色资源的保护和开发规划:协调有关单位通力协作,逐步开展几处大南山革命活动遗址的修缮工作;整合我区大南山革命遗址、仙城生态风景区、田心湾海滩自然景观为一体的“红色”、“绿色”、“蓝色”各项旅游资源统一进行规划,提炼特色。通过邀请旅游规划公司开展项目规划过程中,尽可能为其提供规划所需基础资料,负责与其他部门的协调工作等方面的支持性工作。二是推进仙城两个风景区的评AAA级旅游景区步伐。要主动配合仙城镇政府推进仙湖、翠峰岩景区的管理体制建设,指导景区的规划、设施配套建设,宣传推介两处景区悠久的人文历史,力争尽早创建AAA级旅游景区。加强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力促景区管理规范化、制度化,使我区目前两个初具基础的景区上规模、上档次。三是发展资金的规划,千方百计多渠道筹集资金,争取资金及早到位,做好资金投入规划,为我区旅游业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三)建设长效机制,规范文化市场监管和执法
1强化文化市场执法检查和监管。抓好执法队伍自身建设,积极拓展文化市场义务监督员信息队伍,实现由孤军作战向联合执法转变,自由裁量执法向阳光规范执法转变,被动执法检查向执法主动出击转变,从而达到“建立一支好的执法队伍,形成一个好的执法环境,得到一个好的文化市场”三个效果。
2.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加强节日期间的文化市场管理,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配合公安机关对全区娱乐场所、网吧开展清查整治行动,强化广播电视节目内容管理力度,继续督促文化项目生产经营单位落实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工作,积极督促未办完消防手续的文化项目生产经营单位限期落实整改并补办完消防手续。
(四)整合体育资源,营造文化体育氛围
着力抓好小型健身场地建设,文体公园、广场、绿地、景区改造升级,进一步增设体育运动场所、运动器材、体育设施、步行道等。坚持“依托协会、活动中心、运动场馆、示范站点” 发挥引领的发展方向,积极推进区体育总会、区老年人体协、各镇(街道)体育活动中心等体育组织、社会团体建设,逐步形成了以区体育总会为龙头,以各镇(街道)体育活动中心和体育组织为骨干,以全区各个健身活动站点为基础的三级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努力探索群众体育发展新模式,加快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开展了体育“六进”活动,让体育活动走进社区、走进企业、走进学校、走进机关、走进广场、走进公园。一是依托区体育总会、区老年人体育协会、各镇(街道)体育活动中心等体育组织,积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主动主办、承办、协办各类体育赛事、文体活动。二是常态化举办“全民健身日”暨x市“体育节”大汇演活动;“九九重阳节”登山活动;乒乓球比赛、羽毛球比赛、篮球比赛、武术、跆拳道比赛等。三是组织体育各协会参与“创文”“ 练江综合整治”活动和“美丽新农村”建设;“护绿大南山、保护水资源”徒步行活动;“迎春巡演”、“文体惠民,体育培训”等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体育惠民政策,在全区营造“人人为体育,体育为人人”的浓烈氛围。继续牵头举办“粤东体育健康运动大会”大型体育赛事,积极推动体育发展理念、发展格局、发展模式、发展管理、发展主体和公共服务实现转变,打造体育赛事品牌。四是重点推进社区体育场馆建设,拟于今年年底完成建设x人制足球场xx个。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范文大全关于区文广旅体局2021年度全面工作情况和2022年工作计划的报告(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