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认识人民政协的性质、地位、特点及主要职能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和地方委员会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关于性质和地位可以从三个方面加深理解。
1.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巨大的包容性。
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代表性是有所不同的。人大以区域为单位组织,人大代表是区域性的代表。政协以界别为单位组织,政协委员是党派的、团体的、界别的代表。政协委员的产生方式与人大代表不同,人大是选举,政协是协商推荐,这有利于把统一战线各方面的代表性人物推选出来参加国家和地方大政方针的讨论,既有利于促进统一战线的大团结、大联合,又有利于使X政决策尽可能地体现各方面的意见。现在,全国政协有34个界别,像这样的组织构成,在全国没有第二个。它包括了中国所有的合法政党和主要社会团体,包括了所有的主要界别,包括了几乎所有各个领域的代表性人物。
2.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具有鲜明的党派合作性。
政协是我国唯一的所有合法政党参加的,并可以用党派名义在其中活动的政治组织,是多党合作的重要载体。这是政协和人大的一个重要区别。我国的多党合作是在根本利益、根本目标一致的共同政治基础上的合作,具有广泛性、长期性、稳定性的特点。政协的党派合作性是党派性和合作性的统一。人民政协的长期存在和发展,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落实,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更好地发挥作用,进一步创造了条件。
3.人民政协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具有广泛的民主协商性。
政协是我国唯一以政治协商为主要职能的政治组织,民主协商是政协的一个基本议事规则。政协强调民主协商、平等议事、求同存异、和而不同。政协协商的重点不在于事后表决,而在于事前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进行充分讨论,最大限度求得共识。这样更有利于广开言路,进一步拓宽实现人民民主的渠道。
关于政协的特色和优势。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人才和智力优势;二是位置超脱,不受部门利益束缚;三是联系广泛;四是下通社会各界,上达X政领导的渠道优势。
关于政协的主要职能,可从三个方面理解。
1.政治协商的内容、程序、形式及重要意义。
内容:是指“国家和地方的大政方针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
程序:即协商在前和协商在中的原则。“三在前”:X委决策之前,人大通过之前,政府实施之前。
形式:全体会议、常务委员会议、主席会议。四个平台: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
协商的“双向性”,政协可根据X委、人大、政府的提议进行协商,也可建议上列单位将有关重要问题提交协商。
意义:两方面,一方面,有利于广泛听取各个方面的意见,促进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另一方面,有利于增进共识,使X和政府的决策更好地得到落实。
2.民主监督的几个特点。
政协民主监督的形式主要是提建议和作批评,属于“柔性”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是一种有组织的人民监督,具有建设性和政治性的特点,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和一定的制度保障。政协民主监督的内容和对象比较广泛。民主监督的主要形式:委员视察、民主评议、特邀监督等。
3.参政议政的地位、形式和意义。
参政议政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是X政领导机关经常听取参加人民政协的各民主党派和各族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切实做好工作的有效形式”,其内容更广泛,形式更灵活(比如专题调研、反映社情民意),适应了新形势对人民政协工作的新要求,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
关于政协的主题。团结和民主是政协工作的两大主题。两大主题实际上是对政协性质、地位和任务职能的进一步概括。团结和民主贯穿于政协工作的各个环节和全部过程。如果要问政协是干什么的,可以这样说,一是团结人;二是发扬民主。政协会议的指导方针是“民主、求实、团结、鼓劲”,就是两大主题的体现。
(三)认识政协委员的基本条件,基本要求及权利和义务。
政协章程的第24条、27条规定了政协委员的7个基本条件,3个基本要求,9个方面的权利,3个方面的义务。理解这些条件、要求、权利和义务,要把握三点:
1.掌握基本条件规定的三个特点。一是充分体现了委员应当遵循的政治准则、基本政治要求;二是明确了作为委员的特殊素质要求,不仅要在本界别有代表性,而且要有参政议政的能力。三是强调了委员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
2.正确认识政协委员的地位和权利。“政协委员非官非民,亦官亦民。”有四个特点:是中国各个合法政党、团体、各族各界的代表人士;是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直接贯彻落实者;履行职能有着固定的组织形式和专门渠道;其民主权利能够得到切实保障。
3.明确政协委员在政协工作中的地位、作用及要求。“政协委员是政协工作的主体,责任重,影响大,社会关注。”要发挥“三个作用”:在本职工作中的带头作用、政协工作中的主体作用、界别群众中的代表作用。做到“三个拒绝”:拒绝冷漠和懈怠,拒绝浮躁和脱离国情的极端主张,拒绝奢靡和一切利用权力和影响谋取私利的行为。
二、增强三种意识
(一)增强学习意识。“学习是文明传承之途,人生成长之梯,政党巩固之基,国家兴盛之要。”勤于学习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自愿学习、自我教育是人民政协的优良传统。政协委员要勤学习,勤思考,多调查,多研究,努力成为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的模范。建议三点:一是静下心来,摆脱浮躁读点书;二是突出重点,读点经典;三是学好政协章程,了解一些人民政协的基本理论知识。
人民政协理论是以人民政协为研究对象,是关于人民政协产生、发展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政党理论和民主政治理论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伟大创造。人民政协理论的基本内涵是:1.人民政协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放在X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部署和推进。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3.人民政协是我国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人民政协是实现这一制度的重要政治形式和组织形式。4.人民政协融协商、监督、合作、参与于一体,是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制度和生动体现。5.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是人民政协实现大团结大联合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6.团结和民主始终是人民政协的主题。7.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是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8.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必须始终遵循的重要原则。9.由界别组成是人民政协组织的显著特色。10.组织委员参加所在委员会的会议和经常性工作是人民政协的主要活动方式。11.深化党派合作、突出界别特色、发挥委员主体作用、加强专委会建设、重视政协机关建设是人民政协自身建设“五位一体”的工作布局。12.人民政协必须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必须加强和改善对人民政协的领导。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范文大全关于2021年政协委员集中培训授课时的讲话发言演讲稿范文2021精选(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