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转变为葡萄糖;果糖分子中还含有羰基及多个羟基,羰基受多个羟基影响有很强的还原性。所以果糖也能被银氨溶液和新制
氧化,也是还原糖。
葡萄糖具有醛基,有较强的还原性,可以被溴水氧化。反应方程式为:
在酸性条件下,果糖不能转变为葡萄糖,果糖不被溴水氧化。所以,可以用溴水区分葡萄糖和果糖。
【实践活动】
也可采用调查化学知识在医疗中的应用(如糖尿病的粗检查等),或其他活动形式。应注重学生活动后的成果交流。可要求学生分成活动小组,各组有不同的侧重点。
附:课外实践活动课题参考
(1)一些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功能、利弊;
(2)糖尿病患者尿糖的检验方法及糖尿病食品;
(3)手性化合物的应用;
(4)纤维素在制造胶卷、珂罗玎、赛璐珞、人造丝、玻璃纸、造纸等中的应用;
(5)自制甜酒酿;
(6)淀粉在人体内的代谢、食物中的纤维素在人体消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7)糖与人体健康。
三、问题交流
【学与问】
葡萄糖与银氨溶液、新制氢氧化铜的反应现象与乙醛相同,这体现了葡萄糖结构中醛基的特点。建议教师在复习乙醛氧化反应的基础上,让学生写出葡萄糖与银氨溶液、新制氢氧化铜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提出思考问题:能与银氨溶液、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的物质一定是醛类吗?葡萄糖还能有什么类型的反应,重点强调其多官能团的结构特点。
四、习题参考答案
1.C 2.A 3.D 4.B 5.D 6.1.04 t 二、活动建议
【实验4-2】蛋白质盐析实验
1.实验所用的蛋白质溶液不能太稀,而且要现配现用。配制鸡蛋白溶液时,不能使蛋黄混入,因为蛋白和蛋黄是两类不同性质的蛋白质。
2.做盐析实验时,显。在所有的盐中,
饱和溶液不能加得太少,如果加入固体
,效果会更明
具有特别强的盐析能力,不论在弱酸性溶液中还是在中性溶液中都能
沉淀蛋白质。其他的盐(如钠和镁的氯化物或硫酸盐)要使溶液呈酸性时才能盐析完全。使用
时,使溶液呈酸性反应,会更有利于盐析作用。
3.此实验最好由教师在实物投影仪上演示,增强清晰度和可视性。
【实验4-3】蛋白质变性实验
1.蛋白质溶液不能太稀,醋酸铅的质量分数应为1%。 2.可用
、
溶液代替醋酸铅溶液,效果相同。
3.可补充甲醛溶液使蛋白质变性的实验。实验时,将甲醛溶液酸化或将蛋白质溶液酸化,会提高试剂的灵敏度并加快蛋白质的凝结。
4.此实验最好由教师在实物投影仪上演示,增强清晰度和可视性。
【实验4-4】蛋白质颜色反应实验
1.实验所用的浓硝酸应不低于40%。
2.也可向未稀释的鸡蛋清液体上滴加浓硝酸8~10滴,很快就显示黄色。或将浓硝酸滴在煮熟的鸡蛋白或白羽毛上,也立即显现黄色。
三、问题交流
【学与问】
在蛋白质变性的知识背景下,本单元设计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3个小问题,体现了化学学科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达到了知识学以致用的目的。应注重分析应用的是哪种变性条件,体会蛋白质变性的不可逆性。蛋白质变性的知识要求比较浅显,但涉及的知识面广,这部分内容在课堂内不要讲得过深、过细和过多,应侧重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可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外教学资源进行学习。如安排学生上网或去图书馆查阅资料,寻找日常生活中与蛋白质变性应用有关实例。
四、习题参考答案
1.D 2.A 3.B 4.C 5.D 6.10 000
部分复习题参考答案
8.C 9.B 10.C 11.B 12.C 13.B 14.B 15.
16.略
17.(1)分别取少量三种溶液于试管中,分别加1~2滴碘—碘化钾溶液①。溶液变为蓝色,说明原试管中的溶液为淀粉溶液;无明显现象的为葡萄糖溶液和蔗糖溶液。(2)另取两只试管,分别取少量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分别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3~5 min(或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溶液,加热反应),有银镜产生的是葡萄糖溶液,无现象的是蔗糖溶液。
18.略 19.77.8 g 20.3.8×
kg
① 碘—碘化钾溶液的配制:取10 g碘化钾,溶于50 mL蒸馏水中,再加入碘5 g,搅拌使其溶解。加碘化钾为提高碘在水中的溶解性。
二、问题交流
【思考与交流】
【学与问1】
【学与问3】
所以,单体为对苯二甲酸(
三、习题参考答案
)和乙二醇()
二、活动建议
【实践活动】
1.一条聚乙烯塑料薄膜可以被拉长,说明线型高分子的卷曲状态,在外力作用下可以被拉直。
2.聚丙烯塑料绳易撕开的方向分子间作用力弱。
【实验5-1】酚醛树脂的制备及性质
目的:通过甲醛和苯酚形成酚醛树脂的过程,加深对缩聚反应的认识。
用品:大试管、带有长玻璃管(约30 cm)的橡皮塞、试管夹、量筒、烧杯、石棉网、酒精灯、温度计、蒸发皿。
苯酚、甲醛(40%)、浓盐酸(37%)、浓氨水(28%)。
原理:酚醛树脂用苯酚和甲醛为原料,在酸或碱的催化作用下缩聚而成。苯酚过量,在酸性催化剂作用下,缩聚成线型结构的热塑性酚醛树脂。甲醛过量,在碱性催化剂作用下,缩聚成体型结构的热固性酚醛树脂。
操作:
1.用盐酸作为催化剂
在一个大试管里加入苯酚2 g,注入3 mL甲醛溶液和3滴浓盐酸混合后,用带有玻璃管的橡皮塞塞好,放在沸水浴里加热约15 min。待反应物接近沸腾时,液体变成白色浑浊状态。从水浴中取出试管,用玻璃棒搅拌反应物,稍冷。将试管中的混合物倒入蒸发皿中,倾去上层的水,下层就是缩聚成线型结构的热塑性酚醛树脂(米黄色中略带粉色)。它能溶于丙酮、乙醇等溶剂中。
2.用浓氨水作催化剂
在另一个试管里加入2.5 g苯酚,注入3~4 mL 40%甲醛溶液,混匀后再加1 mL浓氨水,振荡混合,也用带有玻璃管的橡皮塞塞好,水浴中加热(装置如图5-1)。约15 min后,试管里逐渐出现白色的浑浊状态,暂停加热。待发生的气泡稍少时,再继续加热,过一会儿,就变成黏稠的半流动性液体。将所得黏稠物倒入一瓷蒸发皿里,在50 ℃温度下烘1 h后,再继续在70~80 ℃下烘8 h,即能缩合成体型固体酚醛树脂(淡黄色),它不溶于任何溶剂。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高考高中高考回归课本资料——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课(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