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课本“问题交流”“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二、问题交流 【学与问】
按官能团的不同可以对有机物进行分类,并指出有机物的结构可以有多种形式表达──结构式、结构简式等,注意分析在学习有机物分类时往往做出的错误判断。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展示一种官能团的多种书写形式,帮助学生灵活地找出有机物分子中原子之间的连接顺序与连接特点,确认有机物分子中官能团类别,也为学习有机物的结构特点和命名作好知识和能力的准备。
三、习题参考答案 1A、D2D31)烯烃(2)炔烃(3)酚类(4)醛类(5)酯类(6)卤代烃 二、问题交流 【思考与交流】
书写C5H12的三种同分异构体,复习有关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的知识。教师应引导学生巩固同分异构体的书写规律,强调碳链异构体的书写方法,即先写出直链烃,然后应用“减碳法”,从主碳链的末端减一个碳原子,减去的碳原子作为甲基支链,尝试着连接在除端碳原子外的主链的每一个碳原子上,用排除法将重复出现的结构式删除;再减少主链两个碳原子,分别以两个甲基、一个乙基作为支链连接在除端碳原子外的主链碳原子上??体现出思考问题的有序和严密性,避免学生书写同分异构体时,出现“漏写”或“重写”的错误。
【学与问】
在练习书写己烷C6H14的5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时,由于己烷是饱和烃,因此书写时只考虑碳链异构。可以视学生的实际情况,继续练习书写丁基(—C4H9)的同分异构体。而在学生写出C3H6的同分异构体时,C3H6属于不饱和烃,首先引导学生判断是否存在碳链异构,其次思考是否存在官能团的位置异构,最后再考虑丙烯还存在着类别异构,即环丙烷的可能。
教师将解决问题的重点放在书写同分异构体时的思维有序性上。必要时,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书写C4H8的同分异构体,进一步掌握书写规律,体会思维有序性对书写同分异构体的影响。
三、习题参考答案
1.4 4 共价 单键 双键 三键 2.3 3.B 4.C(CH3)4
5.CH3CH=CH2
二、问题交流 【学与问1】
烷烃同分异构体的数目随着组成烷烃的碳原子数目的增多而迅速增大,并且烃基数目也会增多。引导学生书写丙烷CH3CH2CH3分子失去一个氢原子后形成的两种不同烃基的结构简式,同时引导学生体会碳原子数目越多,结构越复杂,同分异构体数目也越多,让学生体会习惯命名法在应用中的局限性,激发学习系统命名法的热情。
【学与问2】
应用系统命名法命名新戊烷时,要注意系统命名法的原则,即选主链,给主链碳原子编号,定支链或取代基的位序、种类、个数。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可以拓展练习书写C6H14、C6H12的同分异构体,并采用系统命名法逐一命名,既做了同分异构体的书写练习,又加深了对系统命名法的理解和应用。
三、习题参考答案
1.B 2.(1)3,3,4-三甲基己烷 (2)3-乙基-1-戊烯 (3)1,3,5-三甲基苯 3.
二、活动建议
【实验1-1】含有杂质的工业乙醇的蒸馏 1工厂购买,但由于来源不同,品质上会有差异。 2
(1)安装蒸馏仪器时要注意先从蒸馏烧瓶装起,根据加热器的高低确定蒸馏瓶的位置。然后,再接水冷凝管、尾接管、接受容器(锥形瓶),即“先上后下”“先头后尾”;拆卸蒸馏装置时顺序相反,即“先尾后头”。
(2)若是非磨口仪器,要注意温度计插入蒸馏烧瓶的位置、蒸馏烧瓶接入水冷凝器的位置等。
(3)蒸馏烧瓶装入工业乙醇的量以1/2容积为宜,不能超过2/3。不要忘记在蒸馏前加入沸石。如忘记加入沸石应停止加热,并冷却至室温后再加入沸石,千万不可在热的溶液中加入沸石,以免发生暴沸引起事故。
(4)乙醇易燃,实验中应注意安全。如用酒精灯、煤气灯等有明火的加热设备时,需垫石棉网加热,千万不可直接加热蒸馏烧瓶!
(5)学生做蒸馏实验,必须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验。 【实验1-2】苯甲酸的重结晶 1 2处理。
【实践活动】
除“用粉笔分离菠菜叶中的色素”外,还可参考教学资源中提供的补充实践活动中的其他实验。 三、问题交流 【学与问1】
温度过低,杂质的溶解度也会降低,部分杂质也会析出,达不到提纯苯甲酸的目的;温度极低时,溶剂(水)也会结晶,给实验操作带来麻烦。
【学与问2】 C8H10N4O2
四、习题参考答案
1.重结晶(1)杂质在此溶剂中不溶解或溶解度较大,易除去(2)被提纯的有机物在此溶剂中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蒸馏30 ℃左右
2. C10H8NO2 348 C20H16N2O4
3. HOCH2CH2OH
部分复习题参考答案
4.(1)2,3,4,5-四甲基己烷 (2)2-甲基-1-丁烯
(3)1,4-二乙基苯或对二乙基苯 (4)2,2,5,5-四甲基庚烷 5. (1)20 30 1 (2)56% 二、活动建议 【实验2-1】
因电石中常含有金属硫化物等杂质,生成的乙炔中会混有H2S等杂质而有臭味。使用硫酸铜溶液洗气的目的在于除去H2S杂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2S+CuSO4=CuS↓+H2SO4
反应开始时,反应速率较大,会产生大量的气体,因此要注意控制滴入水的速度。乙炔与高锰酸钾酸性溶液的反应褪色较慢,通入气体的时间需要长一些。点燃乙炔要注意,如乙炔气体中混有空气,容易发生爆炸!所以做乙炔的燃烧反应实验,应在做完乙炔与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实验后进行。此时,经过一定时间以后,可以认为装置内的空气已排净,再点燃乙炔气体。为安全起见,最好用小试管收集乙炔气验纯后,再点燃。
三、问题交流 【思考与交流1】
烷烃、烯烃的沸点随碳原子数的变化曲线参考图2-1。
图2-1烷烃、烯烃的沸点随碳原子数变化曲线
烷烃、烯烃同系物的相对密度随碳原子数的变化曲线参考图2-2和图2-3。
图2-2烷烃的相对密度随碳原子数变化曲线
图2-3烯烃的相对密度 随碳原子数变化曲线
【思考与交流2】
无机反应与有机反应类型的对比
化学反应──无论是无机化学反应和有机化学反应,其本质是相同的,都是构成分子的原子之间的重新组合或排列,在这一过程中必然伴随着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过程。通过无机反应和有机反应不同反应类型反应规律的对比,可以帮助学生减少对有机反应的陌生,迅速理解有机反应的基本规律。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高考高中高考回归课本资料——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课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