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
3.(1)二烯烃与Cl2的1,4-加成
(2)卤代烃在NaOH水溶液中的取代反应 (3)烯烃与HCl的加成反应
(4)醇在浓硫酸存在下的消去反应 复习题参考答案
1.D 2.B 3.A、B 4.A 5.B 6.C
7. (1)先分别加入Cu(OH)2,加热,有红色沉淀生成的为甲醛溶液;取另四种物质,通入或加入溴水,褪色的为乙烯,出现白色沉淀的为苯酚;余下的加入重铬酸钾酸性溶液,振荡后变色的为乙醇,不变的为苯。
(2)方程式略。 8.CH2=CH-COOH
9.② 的产物为:CH2=CH-CH2Cl④ 的产物为:甘油CH2OH-CHOH-CH2OH 各步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如果在制取丙烯时所用的1-丙醇中混有2-丙醇,对所制丙烯的纯度没有影响。因为二者在发生消去反应时的产物都是丙烯。
10.A:CH3CH2OH 乙醇 B:CH2=CH2 乙烯 C:CH3CH2Br 溴乙烷
二、活动建议
【实践活动】
1.自制肥皂与肥皂的洗涤作用
(1)可先放油脂水解的录像,或实验室中制取肥皂的录像。
(2)制肥皂的关键问题是各种原料的配料比和皂化反应进行的程度。通常制皂所用油脂都是混合油脂,皂化时碱的用量一般为混合油脂的15%(质量分数)以上。皂化进行得愈完全,游离的碱和油脂的含量愈少,肥皂的质量也愈高。
(3)在一个干燥的蒸发皿中放入4~5 g动物油(或10 mL植物油)、10 mL乙醇、5 mL水和2~3 g氢氧化钠的混合物,不断搅拌下,给蒸发皿微热,直到混合物变稠。将一滴混合物加到水中,在液体表面不形成油滴,表示皂化大致完成了。
(4)由于油脂不溶于碱的水溶液,如用水作为溶剂,油脂的皂化反应为非均相反应,反应速率很慢。用乙醇—水作为溶剂不但能溶解碱,也能溶解油脂,使反应成为均相反应,反应速率提高。当加热时应小心,避免乙醇挥发与燃烧。
(5)分离肥皂和甘油时,一般使用NaCl进行盐析,其用量要适中。用量少时,盐析不充分;用量太多时,NaCl混入肥皂中,影响肥皂的固化。
2.把实践活动设计成科学探究活动
通过查找资料,走访超市、商场等部门,了解肥皂和洗涤剂的结构、市场销售情况,结合对比实验,撰写科学小论文。
相关资料提示:
(1)制造肥皂需要消耗大量油脂,但是油脂是可以再生的;制造合成洗涤剂是以石油化工产品为原料的,可以节省食用油脂,但是石油资源是不可再生的。
(2)肥皂在自然界能被微生物分解,不会累积污染水源。有些合成洗涤剂很稳定,不能被微生物分解,能积累而污染水源。近年来,用直链烃基来代替洗涤剂分子中的支链烃基,因为具有直链烃基的洗涤剂是能被微生物所分解的。
(3)肥皂在硬水中使用时能与成洗涤剂与
和
和
形成不溶于水的钙盐和镁盐,浪费了部分的肥皂。合
形成可溶性盐,可以有效地在硬水中使用。
(4)肥皂经长时间储存容易变质,合成洗涤剂不易变质。
附:部分研究课题参考
(1)调查家用洗涤剂的品种、主要化学成分、性能和价格,如何识别它们?
(2)硬脂酸钠、烷基磺酸钠的结构特点及其乳化作用;
(3)合成洗涤剂与水质污染问题;
(4)自制肥皂与肥皂的洗涤作用;
(5)表面活性剂;
(6)食物油的变质问题;
(7)人体中脂肪的来源,脂肪在人体中的作用,脂肪在人体内的消化和吸收过程;
(8)油脂与矿物油的鉴别。
三、问题交流
【学与问】
教科书所列举的实验是钙离子、镁离子与肥皂中高级脂肪酸的酸根离子形成难溶性沉淀的反应。建议教师演示肥皂水检验硬水与蒸馏水的对比实验,提出问题,为什么现象不同?通过对比实验,引导学生了解硬水和软水的知识。
四、习题参考答案
2.D 3.4 mol 4.16.8 t 1.01 t 二、活动建议
【实验4-1】
1.(1)所用银氨溶液必须随用随配,不可久置,否则会生成易爆炸的物质──氮化银(Ag3N),该物质哪怕是用玻璃棒刮擦也因其分解而爆炸。另外,在滴加氨水时要防止氨水过量。
(2)本实验的成败与试管干净与否关系很大。为保证实验成功,所用试管最好先用少量NaOH溶液煮一下,并用清水冲净后再使用。
(3)葡萄糖溶液不能过浓,以10%的葡萄糖溶液比较适宜。如果过浓,只能得到黑色沉淀而得不到银镜。在使用10%的葡萄糖溶液时,当刚加入到银氨溶液中时,也有可能产生黑色沉淀物,但加热后会生成银镜。
(4)银氨溶液与滴入的葡萄糖溶液混合并温热时,不要再摇动试管。此时如摇动试管或试管不够洁净,生成的将是黑色疏松的银沉淀而不是光亮的银镜。
(5)实验后,试管中的反应混合液要及时处理,不可久置。生成的银镜用少量硝酸去除,并用水洗净。
2.制取氢氧化铜时,氢氧化钠溶液应过量,且质量分数要大一些,这样制得的氢氧化铜能加快葡萄糖的氧化,使实验现象明显。
【科学探究 】
本节有3个科学探究,对这些探究活动的建议如下:
[活动形式]学生分组探究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现象,验证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淀粉的结构和性质。理解在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反应,与溶液的酸、碱性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控制不好溶液的酸碱性,反应往往不能顺利地进行。
[探究活动组织]
1. 组织学生自己设计探究实验方案。教师对学生设计对比实验方案和编制对比表格的过程进行指导。可供使用实验用品:10% 葡萄糖溶液、10% 果糖溶液、20% 蔗糖溶液、20%麦芽糖溶液、淀粉溶液、2%
溶液、2%氨水、5%
溶液、10% NaOH溶液、稀硫酸、稀碘酒溶液、试管、酒精
灯等。
2. 学生动手实验、整理实验信息,利用化学方程式表达实验事实。
3.探究实验汇报总结。
说明:果糖是多羟基酮,为什么也可以发生银镜反应?葡萄糖与果糖可采用何种方法进行鉴别?
银镜反应或与新制
的反应都是在碱性条件下进行的,在碱性条件下,果糖在溶液中会部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高考高中高考回归课本资料——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课(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