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李建民,王丽霞. 试析中国实现第三步现代化战略目标的模式选择—兼论率先现代化与强迫现代化[J].江淮论坛,2002,(3)。
[12]王廷惠. 知识经济背景下全球利益分配态势及我国政府的新角色[J]。上海经济研究,2001,(12)。
[13]卢现祥. 论我国市场化的“质”—我国市场化进程的制度经济学思考[J].财贸经济,2001,(10)。
[14]王元,胥和平.“十五”促进产业升级的技术政策研究[N].中国经济时报,2001-11-23。
[15]张可云.预防新一轮区域经济冲突[J].战略与管理, 2002,(2)。
[16]祁然.刘伟细说中国经济持续增长[J].中外管理导报,2001,(12)。
[17]蒋宏宾. 国民经济信息化与中国现代化——略论国民经济信息化对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的路径启示[J].学海,2001,(3)。
[18]王允贵.产业政策的中长期主题:发展中技术产业[J]. 管理世界,2002,(4)。
[19]吴开超,郭峰,陈焱. 制度性边界与中国经济的制度性扩张[J].财经科学,2002,(6)。
[20]谈镇,华桂宏.资本集中战略与中国国际竞争力的提升[J].唯实,2001,(12)。
[21]庄晋财。论我国农村城市化的基本格局。广西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6)。
[22]蓝万炼.论乡村工业的未来与农村小城镇的发展阶段[J].经济地理,2001,(6)。
[23]王小鲁.让大城市多起来[J].中国改革,2002,(7)。
[24]陈锡文,韩俊.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J]. 开放导报,2002,(6)。
[25]李钧鹏.可持续发展与中国城市化道路[J].江淮论坛,2002,(3)。
[26]赵晓.宏观政策取向的调整:从促进增长转向充分就业[J].开放导报,2002,(6)。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经济工作关于跨越式发展讨论综述(6)在线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