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古今词义的异同(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4-09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本來是不同的詞,古代和現代用相同的字記錄,因而該字的古義和今義迥然不同。在閱讀文獻時一定要注意。例如:

找——古代的含義是“划船”。《集韻·麻韻》:“划,舟進竿謂之划。或從手。”(“或從手”說明“划”的另一寫法為“找”)《字彙·手部》:“找,與划同,撥進船也。”現代“找”義為“尋找”。

綢——古代是“纏繞”之義。《楚辭·九歌·湘君》:“薜荔拍兮蕙綢。”宋洪興祖補注:“綢,縛束也。”成語“未雨綢繆”中“綢繆”二字,義為緊密纏繞。《詩經·豳風·鴟號》:“迨天之未陰雨,徹彼桑土,綢繆牖戶。”孔穎達疏:“鄭(玄)以為鴟鴞及天之未陰雨之時,剝彼桑根,以纏綿其牖戶,乃得有此室巢。”後常以“未雨綢繆”喻防患於未然。“綢”在現代指“絲綢”。

搶——古代義為“突過”或“撞”。《莊子·逍遙遊》:“我決起而飛,搶(qiāng)榆枋,時則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句中“搶”為“突過”義。《戰國策·魏策四》:“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耳。’”句中“搶”是“撞”義。現代“搶”(qiǎng)是“搶奪”義。

叔——上古作“拾取”講,如《說文》:“叔,拾也。”《詩經·豳風·七月》:“九月叔苴。”現代“叔”只用于親屬稱謂。

完——古代是“完整”、“完好”之義。《說文》:“完,全也。”《荀子·大略》:“食則饘粥不足,衣則豎褐不完。”成語“完璧歸趙”、“覆巢之下,豈有完卵”,“完”都表示“全”義。現代漢語中“完”是“完了”、“終結”之義。

交通——古代是“勾結”義,貶義詞,如《漢書·江充傳》:“(趙太子丹)交通郡國豪猾,攻剽為奸,吏不能禁。”現代則是各種運輸和郵電事業的總稱。對於古今意義完全不同的詞,要下功夫一一記牢。

3、古今意義有同有異

古今詞義有同有異,這是古今詞義對比中最常見的情況。“同”,指古今詞義有聯繫、有繼承;“異”,指古今詞義有發展、有變化。學習古漢語辭彙,最重要的內容之一,就是掌握古今詞義之間的差別,特別是細微的差別。例如:

勸——古今皆有“勸說”之義。但古義側重於積極提倡,即“鼓勵”、“勉勵”,如《左傳·成公二年》鞌之戰:“人不難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赦之,以勸事君者。”即以此來鼓勵事奉國君的人。又如“勸

學”、“勸農”都是鼓勵的意思。今義則側重於消極阻止,即“規勸”、“勸告”、“勸解”。

給——古今皆有“以物與人”之義。但古義是“供給”、“供應”、“使??足”,即把物質生活資料給予需要的人使用,如《戰國策·齊策四》:“孟嘗君使人給其食用,無使乏。”今義則是一般的“給予”。

再——古今均有“第二次”之義。但古義只表“第二次”或“兩次”,如《左傳·僖公五年》:“一之謂甚,其可再乎?”《左?傳·?莊公十年》:“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今義則是“再來一次”之義,表示動作反復進行,可指“第二次”,也可指“第三次”、“第四次”等。

暫——古今均有“時間短”之義。但古義還表“突然”、“倉猝”,《史記·李將軍列傳》:“李廣暫騰而上胡兒馬。”“暫騰”是“突然(一下子)騰躍起來”的意義。此義現代已無。

信——現代指“書信”,古代則指“信使”、“使者”,即傳遞資訊(含書信)的專人。如《世說新語·雅量》:“謝公與人圍棋。俄而謝玄淮上信至。看書竟,默然無言。”句中“信”指使者,“書”指“信”帶來的書信。等等。

古今詞義有同有異的情況十分複雜,詞義差別有時可以相當細微,容易造成誤解。對於古今詞義的細微差別,在學習中尤應注意分辨,防止以今義去解古義。

敵——古代是匹敵、相對等的意思。《左傳》有“凡公女嫁於敵國”的說法。意思是國君的女兒嫁到大小對等的諸侯國去(即門當戶對的意思)。但是人們從許多語感出發,會把“敵國”理解為敵對的國家,這就完全錯了。

又如上世紀六十年代有一位讀者和一位文學史專家討論問題,這位讀者還缺乏閱讀古書的能力,《爾雅》說“鳧,雁醜也”,他理解為鳧是一種醜陋的雁,這就完全錯了。詞義搞不清楚,討論也就失去了前提。醜在古代作“類”講,雁醜,就是雁的一類。在現代動物學裏,雁屬鴨科,鳧是野鴨,可見古人把鳧和雁堪稱同類是有科學根據的。

二、古今詞義發展變化的類型

古今詞義在各方面都表現著差異,主要分爲以下幾個方面:詞義範圍、詞義感情色彩、詞義程度輕重等。下面分別予以說明:

(一)詞義範圍不同【[1]】

詞義範圍主要指詞義的外延而言,我們以圓圈表示詞的古義和今義,可以形成以下幾種幾何關係:

在古今詞義的關係上,A圖代表古今意義完全相同,B圖代表古義與今義之間的交叉關係,詞義在發展過中,古義的部分意義消失,今義又産生出來新的意義。這是多數詞義變化的情況。C圖今義包含古義,表示今義擴大。D圖古義包含今義,表示今義縮小。E圖古今意義不在同一個意義範圍,表示詞義轉移。

1、詞義範圍擴大(簡稱詞義擴大)

詞義從古義過渡到今義,所反映的客觀事物的範圍隨之擴大,即由部分到整體,由個別到一般,由狹窄到寬泛,採取了全面擴張的方式,使古義成爲今義外延的一個組成部分,這種演變稱爲詞義範圍擴大。(今義大於古義,古義包含在今義之中,成爲今義外延的一個組成部分。)例:

①菜:古義專指蔬菜,《說文·艸部》:“菜草之可食者。”《禮記·學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古今词义的异同(2)在线全文阅读。

古今词义的异同(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58379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