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把两个及两个年级以上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级,直接教学与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进行,在一节课内由一 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 A、分层教学 B、合作学习 C、小班教学 D、复式教学
【答案】D 66.老师在教授课文时采用列提纲的形式来板书,这里,老师使用的学习策略是(
A、精加工策略 B、组合策略 C、元认知策略 D、阅读理解策略
【答案】B 67.不断明确当前状态与目标状态之间的差距,并不断通过一定的运算操作来简缩这种差距,从而找到实现目 标的方法,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策略是( A、爬山法 B、问题解决法 C、手段—目的分析法 D、尝试错误法
【答案】C 68.中学生和小学生具有不同思维水平,其学与教的过程也表现出相应的不同,这主要体现了学生的 (
)。 A、年
龄差异 B、性别差异 C、社会文化差异 D、已有认知结构差 【答案】A 69.(
)的经验类化理论强调概括化的经验或原理在迁移中的作用。
A、奥苏伯尔 B、桑代克 C、贾德 D、格式塔心理学
)。
)。
)。
第 13 页,共 178 页
【答案】C
70.在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将发生变化中正确的是(
)。
A、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B、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权威、批评 C、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教导、答疑 D、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独立自主精神
【答案】A 71.人的身心发展速度在其整个发展进程中,呈现出加速与平缓交替发展的状态,这体现的是(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答案】C 72.对教学模式研究最有代表性、影响最广泛的是美国学者(
A、乔伊斯和韦尔 B、科尔伯格 C、杜威 D、布鲁纳
【答案】A 73.数学教师在教应用题时,一再强调要学生审清题意,必要时可以画示意图。这样做的目的是(
A、牢记题目内容
B、很好地完成对心理问题的表征 C、有效地监控审题过程 D、熟练地使用计算技能
【答案】B 74.创立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并提出“最近发展区”观点的苏联教育家是( A、桑代克 B、卡普杰列夫 C、维果斯基 D、布隆斯基 E、鲁宾斯坦
【答案】C 75.在结构化策略方面成就最显著的教育家是(
)。
)。
)。
)。
)。
第 14 页,共 178 页
A、杜威
B、布鲁纳 C、赫尔巴特 D、苏霍姆林斯基
【答案】B 76.用“道德两难法”让儿童对道德问题进行判断的心理专家是( A、皮亚杰 B、柯尔伯格 C、班杜拉 D、奥苏贝尔
【答案】B 77.教学过程中的首要事件是(
A、引起学生注意 B、提示教学目标 C、唤起先前经验 D、呈现教学内容 【答案】A 78.(
)是一种理解性的记忆策略,和复述策略结合使用,可以使记忆效果显著提高。
A、精细加工策略 B、组织策略 C、复述策略 D、元认知策略
【答案】A 79.教师对一个同学的助人为乐行为进行表扬,这对其他同学则是一种(
A、直接强化 B、强化的程式 C、替代性强化 D、自我强化
【答案】C 80.布鲁纳提出的教学方法是(
A、程序教学 B、暗示法 C、发现法
)。
)。
)。
)。
第 15 页,共 178 页
D、掌握学习法
【答案】C 81.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演示实验,使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称之为( A、实验法 B、讲解法 C、讨论法 D、演示法
【答案】D 82.以实践作业为主的兴趣小组属于(
A、技术小组 B、学科小组 C、艺术小组 D、体育小组
【答案】A 83.认为学习是外部行为变化的学者是( A、桑代克 B、斯金纳 C、加涅 D、金布尔
【答案】B 84.孔子提出了“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来了解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体现了德育原则的 (
)。 A、导向性原
则 B、疏导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
【答案】C 85.在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儿童身心发展的速度不是完全与时间一致的匀速运动,这表明儿童身心发展的 (
)。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 )。
)。
第 16 页,共 178 页
【答案】B 86.( 解。
A、斯金纳 B、布鲁纳 C、苛勒 D、加涅
【答案】B 87.由于学生身心发展存在着个别差异,因此要(
A、坚持以教师为中心 B、坚持以教材为中心 C、实施因材施教 D、实施标准化考试
【答案】C 88.赫尔巴特在他的《普通教育学》中论述了教学的四阶段,即(
A、明了、联合、系统、想象 B、明了、联想、系统、手段 C、明了、联合、系统、方法 D、清楚、明了、系统、方法 【答案】C
89.“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是一种( 识联系 C、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 D、引导学生的发现行为
【答案】B 90.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变化,主要取决于交往双方(
A、身份与地位 B、需要满足的程度 C、交往方式与方法 D、修养和处世方法
【答案】B 91.下列关于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
)的教学技术。
A、强调直观教学 B、强调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适当知
)。
)。
)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认知结构的重要性,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
第 17 页,共 178 页
A、教学策略受制于教学方法
B、教学策略从层次上低于教学方法 C、教学方法的采用不受教学策略的支配 D、教学方法是教学策略的具体化
【答案】D 92.构建学习化社会的理想主要体现的是(
A、前制度化教育 B、制度化教育 C、非制度化教育 D、正规教育
【答案】C 93.学生学习“功=力×距离”,这种学习属于(
A、辨别学习 B、符号学习 C、概念学习 D、规则或原理学习
【答案】D 94.作为特殊认识过程的教学过程,其间接性主要是指(
A、间接地获得知识
B、获得间接经验 C、在教师帮助下获得知识 D、在同学帮助下获得知识
【答案】B 95.在心理测验中,智力测验属于(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幼小课堂2018年河北省沧州市运河区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