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醒面(发面) 醒发好的面
第三步 揉馒头
由于时间关系,老师带来了一块发好的面,接下来我们用它继续研究揉馒头的方法。
课件展示制作过程,老师边演示边介绍每一步的方法:
6.
匀、 7.搓条
揉
8.
切
剂 9.成型
第四步 蒸馒头
如何将成型的馒头蒸熟呢?蒸时又该注意什么技巧呢? 学生根据经验进行交流,老师一边引导一边操作。 馒头蒸上了,让我们再一起回顾一遍(课件展示): 1. 锅上放一个箅子,箅子上铺一块湿润的纱布。
2. 水烧半开,摆放馒头,切记,馒头熟时会变大将近1倍,一定要留出足够的空隙。
3. 盖锅后加旺火,再烧25~30分钟。 4. 停火几分钟,敞开锅盖,馒头就蒸熟了。 (三) 实践与体验:
探讨学习了这么多,老师的馒头已经上锅了,想不想自己亲手试一试?
课件出示活动要求:
1、小组长分工要明确,和面、醒面、揉馒头、蒸馒头要有序进行,小组内要互帮互助。 2、操作时一定要注意卫生和安全。
3、最后一步,馒头的形状你们可以进行创意制作。 4、做好后把馒头摆放好,把用具收拾干净,摆放整齐。 5、由于时间关系,醒面和蒸馒头的过程我们跳过,回家后再实践。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适时给以帮助。
伴随轻音乐,学生按小组操作活动。 老师走动巡视,指导。
(四)总结交流,评价成果。
通过紧张的忙碌,你们的馒头终于成型了,下面就请你们的小组长带着成果巡游展示一番。通过参观,你们认为哪个小组可以评选为最佳馒头大厨师?说一说你的理由。
学生互相评价,学习。
请最佳馒头大厨师作经验介绍,其他小组说说自己的教训和收获。
(五)课堂小结:同学们通过做馒头有什么收获?(学生可以谈
自己的心得,也可以谈自己的经验。)
(六)拓展与创新。
面点制作在我们国家有着悠久的历史,人们不但把它做的美味可口,更是在节日时做成不同的形状来表达美好的祝愿,如寿桃形表示长寿,鲤鱼形表示年年有余,你见过图中这样的美食吗?(课件展示)
向
前
看
齐 团团圆圆
喜
庆
有
余 欢聚一堂:
想一想,春节到来时,你准备制作怎样的面点来表达你对家人,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祝愿?
(七)、品尝、享受劳动的成果。
辛苦了一节课,快点开动嘴巴品尝一下老师的成果吧。 (八)、板书设计 做馒头
第一步:和面:融化酵母、加水和面、
用筷搅拌、揉搓成团
第二步:醒发:
第三步:揉馒头:揉匀、搓条、切剂、成型 第四步:蒸馒头
第二课时《喜气洋洋包饺子》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包饺子,引导学生了解饺子的形状、种类、做法,能制馅、擀皮和包合。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合作学习过程中,逐步掌握包饺子和煮饺子的要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对面点制作的兴趣,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劳动技能提高自身家务劳动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包饺子和煮饺子的要领。
难点:掌握擀饺子皮的技巧和煮饺子的窍门。 三、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肉馅、素馅、和好的饺子面、刀、擀面杖、莛盖、筷子、锅、勺子、盘子等。 学具准备:无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喜气洋洋话饺子。
孩子们,春节的脚步声越来越近了,你知道我们春节时必吃的面食是什么吗?吃水饺象征着什么呢?对饺子你都有哪些了解呢?
(1)、学生交流。 (2)、课件展示资料。
水饺文化(一):民间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在明清时已有相当盛行。饺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点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水饺文化(二):饺子成为春节不可缺少的节日食品,究其原因:一是饺子形如元宝。人们在春节吃饺子取“招财进宝”之音,二是饺子有馅,便于人们把各种吉祥的东西包到馅里,以寄托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祈望。在包饺子时,人们常常将金如意、糖、花生、枣和栗子等包进馅里。吃到如意、吃到糖的人,来年的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将健康长寿,吃到枣和栗子的人将早生贵子。 (3).听故事。
(老师带有感情色彩的讲故事) 关于饺子,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呢:
从前有一个皇帝,整天不理朝政,只顾寻欢作乐,朝里奸臣得宠,忠良受害,闹得国家贫穷交加,百姓怨声载道。有一天,人称“潘素
水”的奸臣潘奇叩见皇上,言明他有个好主意,能使皇上长生不老。皇上听后,满心喜欢。忙问:“潘爱卿,有何妙法,快讲与朕听!”潘奇奏道:“人若能吃百样饭,就可增寿延年成神仙,皇上可下令在各地招选名厨师,让他一日三餐做新样,吃到百种饭,不就如愿以偿了吗?”皇上听后连连点头,即出告示,举国招选。
不几日,全国各地好多有名厨师陆续被送到京里,经过殿试,手艺高的厨师苏巧生被选上了。从此,苏巧生凭着自己高超的技艺为皇上做了九十九个花样的饭菜,皇上十分满意。这一夜,苏巧生很高兴。心想:“明天早上再做一样饭就可以离开这个可恨的昏君,回家与亲人团聚了。”但到了做饭的时候,竟不知该咋做最后一顿饭了。他想到自杀逃跑,还想到毒死这个吃喝人民血肉的昏君。正在悲伤的时候,他突然看到菜案上有些剩下的羊肉和菜,便拿起刀把羊肉和蔬菜一起剁碎,胡乱搁上调料,用白面皮包了许多小角角,然后放在开水锅里煮熟,当做最后一样饭给皇帝端去。苏巧生正木呆呆地坐着等死,谁知皇上吃了这餐饭后,竟穿着睡衣跑进厨房说:“今日这顿饭最香,这叫什么名字?”苏巧生听罢,长长地叹了口气,随后抬头看见这种扁扁的东西,信口答道:“这是民间上等品----扁食。”皇上又留苏巧生继续给他做饭,巧生对这个贪得无厌的昏君气愤极了,第二天便偷偷地溜走了。后人为了纪念这位厨师,就学着包“扁食”吃。这样,一代又一代,一直流传到了今天。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幼小课堂小学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5、面点制作(DOC)(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