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增强课堂互动性,提高课堂魅力的需要。
由于教育管理学这一课程具有理论性强的特点,传统教育管理学课堂教学中较为重视教师的教,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体向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忽视学生思与学能力的培养。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感觉课堂无聊,教学内容枯燥与无用,逐渐失去学习兴趣,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逃课,直接影响教育教学效果,影响教育管理人才的培养质量。因此,教师必须改变教学方式,从重视“教”转向重视“学”,通过运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的思考与学习兴趣,增强课堂的师生互动性,提高课堂的魅力,同时通过“思”的启发让学生重视理论应用于实际的能力的培养。
三、教育管理学课堂教学中实施情境法的分析
“情境教学产生较强的吸引力与向心力的着力点在于,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教学设备和视频资源、图片资源,通过演示、模拟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5]。下面将以褚宏启、张新平主编的《教育管理学教程》[6]为例进行情境教学法应用分析。
(一)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
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与听觉,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可以将枯燥的理论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引起学生对讲授内容的注意力与思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稷下学宫的教育管理经验是我国古代较为鲜明特色的教育管理经验之一,对现代教育管理有重要的作用与启示,是课堂讲授中需要着重强调的内容。但是由于稷下学宫的建立距今有2300多年的历史,学生对于稷下学宫知之甚少,如果通过纯语言的解释讲授,那么不利于学生接受与理解。这就需要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情境,通过组织学生观看稷下学宫的介绍视频,向学生生动形象地展示这一所对我国教育管理历史的发展起到重要促进作用的“学府”的概况,引发学生的想象与思考,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稷下学宫式教育管理方式,认识到我国古代灿烂的教育管理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启发学生的当代反思,实现知情意的交融。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渗透思想教育,这是教育管理学课堂改革应该实现的目标。
(二)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的创设关键在于在情境中提出问题。问题情境的表现方式有多种,可以由教师密切结合教学内容播放案例视频或口头描述案例提出,也可以由学生共同讨论提出若干问题并讨论、分析、解决该问题。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突破知识本位教育,教师通过问题创设加强学生直观感受,引导学生关注问题,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同时调动学生的注意力与思维力,可以大大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提高课堂互动性,达到“教”与“学”的统一。比如在讲授第十二章《学生管理》时,可以选择学困生的管理作为本章节教学的案例。对于学困生的管理是学生日常管理中较为典型的问题,是作为基层教育管理者在实践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也是与学生学习生活紧密相关的问题,对于该问题的探讨能够引发学生兴趣,从而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也能够激起班上学困生的反思,对于学困生起到激励与鞭策作用,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三)角色扮演模拟情景。
角色指一个人在社会群体中的身份及与其身份相适应的行为规范。在教育管理学中运用角色扮演模拟情景,可以使静止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鲜活,帮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深刻感知理论的魅力,而且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如语言表达、形体表现、组织协调、思维与创新等能力。在教育管理学中,教师可以围绕教学内容让学生模拟情景呈现理论知识在实践中体现的场景。如在讲授“教育管理中的沟通”章节内容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把握正式沟通要义,可以在课堂中模拟学校组织内部正式沟通流程,让学生通过扮演学校各部门的人员,真实体验正式沟通的方式。这样既增进了学生对于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又促进了学生对于平时学习生活中习以为常的教育管理现象的思考。讲述“教育决策”章节时,该章节理论性强,学生难以理解,但是教育决策却和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就可以设定一个主题,让学生扮演不同相关利益决策者通过头脑风暴法进行分析讨论,从而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帮助他们掌握头脑风暴法的运用,引导学生应用于平时的生活实践中,借以解决实际中需要决策的问题。
在高校转型的背景下,教育管理学课堂教学要达到良好的人才培养效果,需要不断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改进课堂教学方法。而将情境教学法应用于教育管理学课堂,则是改进课堂教学方法的一种有效方式。在教育管理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各种手段实施情境教学法,注重学生教育管理思维能力与探索精神的培养,能将枯燥的理论内容生活化,能将平面的课本内容立体化,能将缺乏活力的课堂生动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堂互动性。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情境教学方法在教育管理学课堂中的应用,寓理于景,情境交融,强化课堂教学效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第4篇:关于加强医学教育管理学学科建设的思考
文历阳(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武汉430030)
【摘要】本文对医学教育管理学的发展历程作了简要回顾,对如何加强医学教育管理学学科建设提出了建议:一是构建科学系统的学科理论体系;二是加强学科队伍建设;三是积极开展研究工作,不断完善学科体系;四是推进学术交流,加强国际合作;五是组织力量,出版专著。
【关键词】教育管理学;医学教育管理学;学科建设
当前,第三代医学教育改革正在全球推进。我国创新发展战略和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化,都需要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医药卫生人才。为此,必须加强医学教育管理,深化医学教育改革,提高医学教育质量。在此背景下,加强医学教育管理学学科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医学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简要回顾
1.1教育管理学的发展,为医学教育管理学奠定了基础
医学教育管理学是教育管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依托于教育管理学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
教育管理活动自古有之,但教育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在世界上也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我国,虽然有不少学者和管理工作者对教育管理进行过总结和研究,但一直没有形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1984年,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会成立,在1985年召开的学术研讨会上提出“要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管理学”。1986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在厦门大学设立首个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授予点,并确立了高等教育管理学的学科方向。此后,关于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广泛开展,一批著作相继出版。1997年,薛天祥主编出版了《高等教育管理学》,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管理学由经验体系、工作体系向理论体系的转变[1]。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管理学教育管理学应用思考研究论文(共4篇)(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