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研究性教学方法
具体来讲,研究性教学方法是指将教学情境融入到课程当中,通过案例教学、情境教学、调查研究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进而培养处理实际问题能力的方法。在运用研究性教学方法在教育管理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培养研究生主动、协助学习的能力,能够深入地掌握、吸收学习的知识,进而提高自身在教育领域或扩展到其他领域的管理和决策能力。[3]
1.1案例教学法
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旨在理论结合实际,避免纯理论授课导致的理论空洞化和单一化。案例教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4]这一过程中应当注意选取的案例务必具有情境性和问题性,紧紧围绕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贴近现实则参考价值高,充满疑问则具有一定的启发性。教师可提前将案例分享给学生,课堂上进行发言讨论,共同分析评价,在互动过程中汲取他人的新观点从而拓宽自己的思路。[5]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的引导和激励作用,训练学生关于教育理论的思考能力,能够不拘泥于固定的答案,站在多维角度批判地考虑问题,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案例教学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索精神,本质上也和管理的本质相契合,在团体中相互协调以解决问题和实现目标,并进一步领悟教育管理的精髓和魅力所在,提高对教育管理课程的兴趣和应用能力。
1.2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模拟情景且最大限度地接近现实来帮助学生体验教育领域的管理事务。不同于案例教学方法,情境教学在形式上较为正式,课堂参与性更强。案例教学是在开放性氛围下表述教育现象的具体情境,集体进行讨论,而情境教学则是学生自己创设情境并亲身投入其中,是在案例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的教学形式。
研究生阶段学生会有更多的时间能够关注到学校管理部门的作为方式以及所存在的问题,有助于设置切合教学主题和贴合实际的情境,从中获得启发和思考。情境式教学注重寓理于景、情理融合,契合课堂,在情境实践中培养教育管理思维。此时研究生群体不仅是课程内容的任职者角色,更是课程内容的扩展者,通过实践情境可以充分发挥其创新能力。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该在此类参与式教学中给予学生关注和激励,在双向沟通中达到教与学的统一。
这种教学方法使得静止的文字理论变得立体生动,帮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深刻感知教育管理理论的魅力,[6]强化课堂效果,增强课堂的吸引性。同时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探究兴趣和思维能力,并且锻炼观察能力。整个过程中需要提前准备、课堂参与和课后反思,能够训练学生的教学组织和设计能力。
1.3调查研究法
调查研究法涵盖的范围较广,包括实地调研、社会调研和问卷调研等,具体来说可以通过访谈、观察、比较等方式,深入实地或者参照文献有针对性地去调查某一教育现象或教育问题继而进行探讨。这种方法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调查到的数据或材料更具有真实性和说服力。
实地调研和社会调研需要真正深入到调查对象的生活背景中,诸如教育部门的公务人员和管理阶层等,主要通过访谈的形式获取第一手资料。开放式调查的过程中既可以进行资料的调查和收集,也可以通过观察获得思考从而形成自己的教育认知。调查者将理论知识迁移到真实的管理环境中去,能够对理论的实践程度有自己的认识。问卷调查需要设置科学合理的问题和结构,并有效回收和整理数据形成结果。比较调研可以就某一主题从横向纵向多个维度研究问题,有利于研究者扩大教育管理领域的视野、加深对教育部门存在现象的认识,并从中感知未来发展趋势。
教育管理类学科的调查研究需要注意的是应该先从容易展开调查的方面入手,逐步深入到有难度的领域,诸如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效果的反馈方面需要走访大量的群体。此外,还需要恰当选择研究方法,综合运用,既保证调查结果的有效性又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省时间。这个过程中确保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也不能缺乏引导,给予适时的辅助和指点以便更好地完成调研。
学生通过调查研究可以加深对教育管理学及其教育特性的认识,提高对教育管理学实践的重视程度,在实践中将教育理论有选择地吸收或借鉴,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灵活地运用,[7]从而也有助于对教育决策问题的深入理解和自身决策能力的提高。
2教学发展的趋势
2.1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将固有的记忆模块和简单理解型知识的学习翻转到课下,把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升华的部分转到课上来。它不仅仅是课堂上下内容的简单转换,其实质是研究生阶段学生学习方式的深刻转变。
传统型管理课程重视知识传授,单一的课本讲解并不能缓解典型的课堂倦怠问题,而且学生到达研究生阶段学习方式更是需要发生质的转变,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了翻转课堂在管理类尤其是教育管理学课程中实施的必要性。
需要注意的是应实时把握课堂的翻转程度,将课堂上下的内容翻转比例加以循序渐进的调整,诸如可以在教师进行快速串讲后开展课内讨论和答疑解惑。同时也要求教师自身素养的不断提高以便及时应对和处理学生应用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此外,不是所有的章节都适用于翻转课堂的模式,教师可以视课程内容而进行相应的调整,还可随着翻转模式的实施调整学生课程考核的比例,实现“过程考核”,转变典型的单一试卷考核的制度。
研究生课程中的教育管理学翻转课堂有助于转变师生角色、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从学生的角度来说,有利于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和提高学习自觉性;在众人学习和讨论的氛围中提升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实践性的增强更有利于知识的内化和吸收。从课堂效果来说,有助于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提高课堂效率和增强教学质量,对于素质教育的整体推进具有重大意义。
2.2“互联网+”
“互联网+”时代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可以快速在网络上找到自己需要的相关资料,资源更加多样的情况下也丰富了教学手段,翻转课堂、微课等是互联网+教育的典型体现,在开放共享的互联网应用下,研究生群体可以用多样化手段学习教育管理学课程。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管理学教育管理学应用思考研究论文(共4篇)(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