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路线
3.3.1建强师资队伍以军队院校改革为契机,加强军队健康管理学教研室建设,形成一支结构合理、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较强的专职师资队伍[17]。调配补充师资人员数量,形成老中青教师梯队;合理规划师资专业方向,形成涵盖运动、膳食、心理、信息、管理等健康管理涉及专业;加强师资专业培训,选派人员参加国家健康管理师的培训并取得执业资格。同时,依托大学临床、药学、中医、心理、营养、运动等专业的师资资源,为开设军队健康管理专业教育项目提供有力支撑。
3.3.2构建课程体系充分借鉴地方高校的教学经验,组织有关专家研究论证,构建军队健康管理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和继续教育等不同层次的课程体系,满足不同级别健康管理师培养需求。在专业基础课程上,以公共管理类和基础医学类课程为主,前者包括社会工作理论、组织行为学等;后者则包括临床医学概论、预防医学概论、中医学概论、卫生经济、流行病与卫生统计等。在专业核心课程上,需开设健康管理概论、健康教育、健康法规、健康信息管理等。同时,针对部队特殊需求,专门开设军队健康管理、军人职业健康、伤残军人健康管理等特色课程。
3.3.3开展教学实践在积极申报健康服务与管理本科专业的同时,立足现有条件,开展健康管理学教学实践。一方面,在卫管、预防、临床、护理、药学等专业的本科课程中,设置健康管理学必修课程;同时,开设运动、膳食、心理、健康信息等相关的选修课程。另一方面,借鉴和融合国家健康管理师培养方法,完善军队健康管理师培训课程,尝试开展实践培训,研究军队健康管理师的培训、考核和认证机制。同时,积极参与为部队服务活动,大力推进健康教育,广泛宣传健康理念。
3.3.4科研应用创新及时跟踪掌握健康管理的新理论、新方法,积极开展相关课题研究,提高军队健康管理的学科影响力和竞争力。严密对接部队需求,持续抓好指导帮带工作,选派师资人员到部队基层一线深入调研,使教学培训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充分利用军校驻地优势地方资源,与各类研究机构、健康管理机构和社区单位联合开展课题研究。
4小结
军队院校开展健康管理教育项目,为军队培养合格的健康管理人才,是改革强军的客观需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健康管理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都还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军队健康管理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军医大学应当顺应历史潮流,积极主动作为,大力推进健康管理教育项目,建强师资队伍,构建课程体系,开展教学实践,狠抓科研攻关,为军队培养能打胜仗的健康管理人才。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管理学教育管理学模式转变分析探索论文(共3篇)(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