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第二篇-卫星图象的分析基础(8)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1-26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图 2.60青藏高原东侧山地积云2007.6.29 VIS

3、夏季四川盆地积云浓积云

如前一样,夏季四川盆地特殊地形,周围山地高耸,太阳辐射对地表面的加热作用也很不相同 ,由此云的分布也很不一样,如图2.61 四川盆地中部加热效应较盆地南部山脉要差,产生的积云浓积云也较弱,表现为一个个小亮点,而盆地东南方出现一条条与山脊一致的积云线B,AC处是盆地南面的对流云系,表现为尺度较大的白色对流云。

图2.62是四川盆地另一种积云浓积云,与上面云图不同的是由于太阳对地面加热的差异,积云浓积云的发展更强烈和旺盛,在四川盆地中部有一片多起伏、云较稠密的积云浓积云区,另环绕四川盆地四周的山脉的积云、浓积云系相互连成一片,呈白色的云区。

图 2.61 四川盆地积云浓积云一 2007.8.3 VIS 图2.62四川盆地积云浓积云二 2007.8.26 VIS

4、长江下游夏季陆地积云浓积云

在夏季,陆地受太阳辐射加热增温比水面快,陆地温度要高于水面,因此陆地表面时常分布有大片积云浓积云,而水面上空表现为晴空区,特别冷的水面还出现雾和层状云区。如图2.63 是长江下游地区陆、水表面对流云系分布状况,可以看到太湖、高邮湖、长江等水体温度较低,抑制对流的发展,其上空表现为无云区,而在这些水体四周陆地上则分布有单体小颗粒状的积云、浓积云,特别是陆地向水面凸起的地方积云、浓积云发展较其它陆地要更强,云系更稠密。夏季海面温度低,海上云系较少,图2.63中D处是黄海冷水区上面的雾或层云区,表现为边界整齐纹理均匀的特点。

图2.63 夏季长江三角洲地区晴天积云和浓积云分布2007.7.11 VIS

5、 南海面上的积云线

图 2.64在热带洋面上可见到很多由积云浓积云组的云线a-b、c-d、e-f、g、h,由于积雨云A、B、C、D内气流的外流,这些云线表现为向外凸起的弧状,E处云团已消散,C处积雨云正处消失阶段,A、D云团正处于成熟阶段。

图 2.64 南海洋面上的弧状积云线 2007.6.25 VIS

6、华南副高内部的积云线:

夏季我国华南地区常为副热带高压控制,通常副高表现为一片无云区,但是在下午由于太阳的强烈加热,副高内部会出现大量积云浓积云线,云线呈反气放弯曲,与副高内反气旋的热成风的走向一致,实际上由于热成风的方向随高度变化很小,因此积云线与副高内风的方向一致。

图2.65 显示了华南地区副热带高压内部积云和浓积云的分布特点,对于一定强度的副热带高压,早晨的卫星云图上常表现为一片无云区,但随太阳的加热,南方丘陵地区形成积云浓积云,并按副高内的低层气流排列,表现为反气弯曲的积云线,图中A及周围是副热带高压内的积云线。

图2.65 华南副高内部的积云线 2007.8.5 VIS

7、长江三峡山脉地区积云浓积云分布:长江三峡地区是一个多山的地区,也是浓积云频发的地区,如图 2.66中 积云浓积云沿山脉地形排列,表现为与山脉走向一致的积云浓积云。

图 2.66 夏季长江三峡山地积云分布2007.8.8 VIS

8、海南岛周边地区的积云浓积云分布:

夏季,由于海洋的热惯量大于陆地,受太阳加热,陆地的增温较海洋快得多,陆面的温度较海洋高,陆面上的空气受热上升形成积云浓积云,海洋的冷空气吹向陆地,形成海风环流,陆地上出现成片积云浓积云,如图2.67 中,由海南岛和雷州半岛受太阳辐射加热,岛屿及半岛表面布满有积云和浓积云,而周围海面温度低,抑制对流云系的发展,呈现一片晴空区。

图2.67 海南岛和雷州半岛上空的积云和浓积云2007.12.11 VIS

9、珠江三角洲积云浓积云分布

三角洲地区,河流与陆地交叉分布,由于陆地与水体热力温度差异,极易诱发积云和浓积云的形成和发展,图2.68 显示珠江三角洲积云浓积云的分布状况,积云浓积云表现为一条条积云线。在山脉地区表现成片的对流云系。

图 2.68 珠江三角洲积云浓积云2007.8.3 VIS

10、江西与湖南交界的罗霄山脉地区积云、浓积云

夏季,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罗霄山脉地区的积云和浓积云发生的频数很高,这些积云和浓积云表现为与山脉走向一致的积云线,如图2.69 中A-B是罗霄山脉地区的积云和积云线,呈现多起伏和不均匀的纹理。

图2.69罗霄山脉地区积云、浓积云2007.7.23 VIS

11、冬季沿海地区积云浓积云

冬季一次寒潮爆发,在我国东部从渤海湾经黄海到东海整个沿海地区出现大范围的积云和浓积云线、开口细胞状云系,它们的顺序为积云线 —分裂为开口细胞状云系,最后为闭合细胞状云系。如下图2.70 中, A处为积云线、B是开口细胞状云系.

图2.70冬季沿海地区积云浓积云.2006.12.6 VIS

第六节 层积云、层云、雾和霾

一、层积云

层积云是行星边界层内空气的乱流混合造成的,通常出现于低层不稳定、高层稳定的大气条件下,也就是低空有对流,高空为下沉气流的情况下,它依据下面特点从卫星云图上识别:

1)结构型式:在冬季洋面冷锋后或副热带高压的东南象处,层积云常表现为球状的闭合细胞状云系。在锋面云带附近,层积云表现为一大片或带状。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第二篇-卫星图象的分析基础(8)在线全文阅读。

第二篇-卫星图象的分析基础(8).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44668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