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第二篇-卫星图象的分析基础(6)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1-26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三节 积雨云

积云、浓积云强烈进一步发展,就成为积雨云,积雨云也称雷暴云,它带来暴雨、大风、冰雹、闪电等强烈的天气现象,因此积雨云的识别对于灾害性天气预报十分重要。

一、积雨云的主要特点

卫星云图上的积雨云时常是几个雷暴单体的集合,它的主要特点有:

1、结构型式:积雨云在卫星云图上常呈团状结构,称为云团。当高空风很小时,风的垂直切变小,积雨云呈近乎圆型的云团;当高空风很大时,风速的垂直切变很大,积雨云呈椭圆型云团,长轴方向与风的垂直切变方向一致;积雨云团到成熟时,下风一侧出现卷云砧。

2、色调:由于积雨云顶最高最冷,所以无论是红外云图,还是可见光云图或者水汽图上,其色调最白。

3、边界形状: 积雨云的边界与其发展阶段、风速垂直切变有关。当积雨云处于初生阶段时,云的边界光滑整齐;当积雨云到发展和成熟阶段时,其边界处出现短的卷云羽。当风的垂直切变很大时,积雨云出现卷云砧的边界特征。

4、范围大小:积雨云是一种与中小尺度天气系统有关的云系,其尺度相差很大,小的只有十几公里,大的可达几百公里;一般说来,初生的积雨云尺度小,呈小颗粒状;成熟的积雨云云体较大。有些积雨云相互合并,连成一片,形成尺度达数百公里的云区,这种云系称为对流复合体。 5、纹理:积雨云云顶达对流层顶,所以一般地说,积雨云的纹理较为光滑均匀,尤其是在红外云图上。但是当出现穿透性强对流云时,云顶呈多起伏,在可见光云图上呈多皱纹和斑点的纹理特征。

6、暗影:一般地说,积雨云云顶高,有暗影。但是积雨云在夏季最活跃,这时除早晚时刻,太阳高度角大,暗影不时时都明显。分析时要注意。 二、积雨云的实例分析 1、华南上空的积雨云

图 2.40 显示我国华南地区的积雨云A,它是在高空强风速垂直切变下的云型,B处是积雨云产生的暗影,在可见光图上,积雨云A表现最白的色调,在高空风偏西气流作用下,上风方向边界整齐光滑,下风方向有卷云砧,

图2.41 是高空风小时的积雨云呈现圆形型式,云团向四周伸出的短的卷云羽,气流向四周流出,高层存在辐散,表示积雨云到成熟阶段。

图2.40 华南上空的积雨云 2004.4.8 VIS 图2.41 高空风小时的积雨云 2004.4.08上午,VIS 2、中尺度对流复合体

图2.42 是我国南海北部海上的一积雨云团,包含有多个单体A、B、C、D的对流云团复合体,每个单体表现多皱纹、多起伏的不均匀纹理,这种云顶称之凸起云顶,是积雨发展最强烈、天气最剧烈的地方。在每一个单体顶部有向西伸出的羽状卷云,表示积雨云顶气流的流出。

图2.42 南海北部的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ODIS,250m,2007.11.16)

3、强垂直风切变下的积雨云

强风切变下单个雷暴云,常表现超级雷暴云团,它带来冰雹大风等强对流灾害性天气,图2.43显示了山东西南部地区的一次强雷暴云系,左图是可见光云图,右图是增强红外云图,图中A云团位于高空急流的左侧,由于雷暴云团靠近高空急流附近,风速垂直切变很大,在这种情况下,它的上风边界光滑整齐,下风方向有卷云砧,云团发展剧烈,增强红外云图上出现最低温度的冷云区,积雨云母体附近处会出现冰雹、大风、强闪电等灾害性天气。

IR EIR

图2.43 强风切变下的雷暴云 2007.7.11.10:00

图2.44显示的是我国北方地区在强风速垂直切变条件下的雷暴云团群A、B、C、D、E、F,每个云团尺度较小,具有强的卷云砧,它的走向表示高空盛行西北气流,这些云砧向东南方向伸展, 上风一侧较为整齐,仔细分析可以看出,这些雷暴云与积云线相关联。

4、江淮上空凸起的雷暴云顶

图 2.44 强风垂直切变下陕北地区雷暴云团群2007.6.6 VIS

图2.45显示了江淮上空老雷暴A西南端的新生雷暴云B,在MODIS高分辨率可见光波段云图上的雷暴云系特征,在图2.45a上可以见到雷暴云顶表现为多起伏、多皱纹的纹理特征,老雷暴云团A呈倒锥形,它的最西南顶端有新生雷暴B,表明雷暴正处在强烈发展阶段,图2.45b是新雷暴云B的放大图,图中可更清楚见到雷暴云顶是由许多对流泡组成的圆形结构,可分辨出云顶的最高位置。

(a) (b) 图 2.45 江淮上空老雷暴西南端的新生雷暴云(250m,2007.8.2下午)VIS

5、中原大地上空大片对流云中的凸起强雷暴云团

图2.46 给出了在中原地区多起伏的大片对流云B中的凸起强雷暴云团A,云团的东北边界附近有向东北方向伸出的卷云砧,云团A的东南边界呈向外凸起的弧形,意味雷暴云中的下沉气流在此处外流。图2.47显示了江苏苏北上空的雷暴云系A,在它的东侧和东南方的云线上有两个小的新生雷暴云B和C生成。

(2007.8.2下午) (2007.8.2下午)

图 2.46中原地区对流云B中的强雷暴云团A VIS 图2.47 苏北上空老雷暴A东侧的新生雷暴云B、C

6、青藏高原上的积雨云

青藏高原高度高,其上的积雨云与平原地区不同,高原上积云浓积云发展不久就很快出现卷云砧,成为积雨云,每个积雨云顶部出现卷云砧,同时青藏高原的单个积雨云单体较平原地区的要小;这种小积雨云单体常成片出现,布满高原的部分地区。另外由于高原特殊地形,积雨云常出现于高原中东部地区;青藏高原的热惯性小,对太阳辐射加热十分敏感,对流云的日变化十分明显。 (1)图2.48 显示青藏高原东南部出现的成群的积雨云团,在青藏高原上空风速大,因此每个积雨云顶部有向东北偏北方向伸出的卷云砧出现,根据卷云砧的走向,可以判断此处盛行偏南气流,与平原地区的积雨云比较,其尺度小很多。

图2.48 青藏高原东南部出现的雷暴云系2006.10.17 VIS

(2)图2.49 显示了高原东南部地区盛吹西风时的积雨云,积雨云单体小,但数量多,几乎布满了整个高原东南部地地区,云体大多呈近圆-椭圆泡形,每个积雨云出现向东伸出短的卷云砧,

图2.49 高原东南部泡状积雨云群2007.11.22 VIS

(3)高原中部的切变线内的积雨云,图2.50给出了高原中部地区的积雨云群,由于这些积雨云出现在切变线内,低层气流辐合较强,使得它的尺度相对较大,分布呈带状。

图2.50 青藏高原中部的积雨云2007.7.15 VIS

(4)内蒙古西部上空出现的积雨云:

图2.51 夏季在我国北方地区由于水汽等原因,积雨云A、B、C、D、E常表现为一个个色调白亮的孤立的积雨云团和积云浓积云线,云团顶部有向东或向北伸出短的卷云羽,周围很少有其它类型的云系出现。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第二篇-卫星图象的分析基础(6)在线全文阅读。

第二篇-卫星图象的分析基础(6).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44668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