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式表示),此原理对应的发生装置是 A (填序号〕.用D装置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复燃,则证明已满 ;
(2)收集二氧化碳应选择的装置为 D (填序号).理由是 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且易溶于水 ,欲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还需选用E装置,则E中应装入的药品是 浓硫酸 .
27.(8分)(2015 山西)学习完“酸、喊、盐的性质”后,老师将两瓶未贴标签的饱和石灰水、饱和碳酸钠溶液摆放在实验桌上,让同学们区分.下面是“雄鹰小组”同学们的探究过程:
【讨论交流】
李壮:区分两种物质的原理是:依据物质的性质,选择一种试剂与两种物质混合,产生两种 (组长)不同的现象.大家椐此来说一说,区分这两种溶液应选用哪种试剂,并说明理由; 王志:我认为可以选择稀盐酸,理由是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有气泡产生,稀盐酸与氢氧化钙反应无明显现象.
马凌:我选择的是碳酸钠溶液.理由是 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会生成白色沉淀 . 张云:马凌,你说的我没有听懂,你能再给我讲一遍吗?
在大家的帮助下,张云不但弄明白了,还选出了其他两种溶液,如 氯化钙 溶液和 氢氧化钙 溶液,最后得到大家的赞许.
【实验探究】
大家按照王志的方案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同学们根据现察到的现象,判断出甲试管中原溶液为碳酸钠溶液,乙试管中原溶液为石灰水.
(2)大家对乙试管中现有溶液的溶质成分产生了探究兴趣.马凌经过认真思考后,又选择碳酸钠溶液作为检验试剂,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马凌从乙试管中取少溶液加入到另一支新试管中,再向此新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碳酸钠溶液,观察到只有白色沉淀生成.于是,他得出结论:“溶液中的溶质有氢氧化钙”.但组长李 ②大家讨论完李壮的质疑后,制定出测定溶液酸碱度的方法来验证他的质疑,并査阅资料得知氯化钙溶液呈中性,大家都鼓励张云来做实验.张云测出乙试管中剩余溶液的pH = 7 (填“>”、
“<”或“=”),证实了马凌的结论是错误的.
【反思评价】
判断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除要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反应物是否有剩余 . 探究活动结束了,同学们充分体验到合作探究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
五、计算题(共7分)
28.(7分)(2015 山西)某合作学习小组的同学们.欲测定一定量的某种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进行了如下实验:
(1)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
①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需图1所示盐酸的质量g.
②量取盐酸与水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积;将两种液体都倒人 烧杯 中(填仪器名称),用玻璃棒搅拌,使溶液混合均匀.
(2)将(1)中配制好的稀盐酸加人盛有石灰石样品的烧杯中,产生气体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2所示(假设石灰石样品中的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
计算: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公务员考试山西省2015年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