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年重庆高考化学知识点分类总结
主要考察的知识点有: 1、 必修一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选择题6分),离子反应,离子共存问题,水解,双水解(选择题6分) 2、 必修一,选修三,必修二
金属及其化合物、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原子的结构与元素的性质、晶体结构与性质、分子结构与性质,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元素周期律(选择题6分,无机推断或信息题15分) 3、 选修二,必修二
化工生过程中的基本问题,工业合成氨,石油、煤、天燃气的综合利用,化学与材料发展,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选择题第一个6分) 4、 选修四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选择题6分),化学速率与化学平衡(选择题6分,计算题3-5分),电化学基础(结合无机题14分),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离子共存问题(选择题6分) 5、 选修五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烃和卤代烃,烃的含氧衍生物,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合物,合成高分子(选择题6分,有机推断或信息题16分)
1、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涉及知识点有: (1)、无机非金属材料:
传统硅酸盐材料:黏土(Al2.2SiO2.2H2O)、石英(二氧化硅)、钾长石(K2O.Al2O3.6SiO2)、钠长石(Na2O.Al2O3.6SiO2)、陶瓷(黏土)、玻璃(硅酸盐Na2CO3+ SiO2 = Na2SiO3 + CO2↑(条件:高温)CaCO3 + SiO2 = CaSiO3 + CO2↑(条件:高温))、水泥(硅酸盐)
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新型陶瓷、单晶硅(硅)、石墨(碳)、金刚石(碳)、碳六十(碳)
(2)、金属材料:钢铁的冶炼(2C+O2=2CO,脱碳FeO+CO=Fe+CO2,脱硫
FeS+CaO=CaS+FeO)、铝的冶炼(电解氧化铝)、金属的腐蚀(吸氧和析氢)
(3)、工业合成氨:N2+3H2=高温、高压、催化剂=2NH3(可逆反应 工业制硫酸:4FeS2+11O2==高温==2Fe2O3+8SO2
2SO2+O2<--高温高压催化剂-->2SO3(注意可逆号) SO3+H2O==H2SO4
2、
化学实验操作以及装置图
(1)、常用仪器使用注意事项:容量瓶、量筒不能用作反应容器,用PH 试
纸测PH时必须保持PH试纸干燥,进行焰色反应时要去除干扰离子先用盐酸反复洗涤铂丝再进行焰色反应,量筒读数要与液面相平并且视线与凹液面相切(羊大虎小---仰视读数偏大俯视读数偏小),酸式滴定管不能用来装碱,碱式滴定管不能用来装酸性和具有强氧化性的液体
(2)、常见操作所需仪器和装置:分液(分液漏斗),蒸馏(温度计,冷
凝管水下进上出),萃取(分液漏斗),蒸发(蒸发皿),
(3)、实验注意事项:吸收气体或气体与液体的反应要注意防倒吸,中和
热的测定温度计应直接与溶液接触。肥皂的制取(脂质加碱皂化反应)蛋白质变性和盐析(盐析是加入电解质,变性是高温,过酸碱,射线,重金属) 3、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
(1)、臭氧和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可用做消毒,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漂白性
但不能用作漂白剂,因为二氧化硫有毒。
(2)、钠能与水反应不能从溶液中置换出比其活泼性弱的金属单质,钠的
密度在同主族中也是反常者大于钾,铝和冷的浓硫酸和浓硝酸不反应会钝化,但是会和热的浓硫酸和浓硝酸反应,铁只有和强氧化性物质反应时生成三价铁。
(3)、浓硝酸和次氯酸见光易分解,胶体在电场中做定向移动,胶核带电
胶粒不带电。
(4)、同周期从左往右金属性逐渐减弱,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从上
往下金属性逐渐增强,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5)、本身溶于水能导电并且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化合物是电解质。 (6)、熔沸点: 原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分子晶体 4、离子共存问题:
(1)、共存不能有沉淀,弱电解质气体产生:
H+ Na+ 钙离子 钡离子 镁离子 Ag+ OH- 弱电解质 溶 微 溶 不 不 Cl- 溶 溶 溶 溶 溶 不 硫酸根 溶 溶 微 不 溶 微 碳酸根 气体 溶 不 不 微 不 (2)、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H+、硝酸根不能与还原性离子共存,H+、
高锰酸根不能和还原性离子共存
(3)、不能发生双水解反应:偏铝酸根和和铵根离子不能共存,铝离子不
能和碳酸根共存等等
5、盐类水解平衡的影响因素:勒沙特列原理即平衡总是向减小改变的方
向移动
(1)、温度:升温促进水解
(2)、盐的浓度:稀释溶液,增大盐的浓度都促进水解
(3)、酸碱度:氢离子抑制阳离子的水解促进阴离子的水解,氢氧根抑制
阴离子的水解促进阳离子的水解。
6、热化学反应方程式:△H大于零吸热,小于零放热 (1)、书写标明物质的状态,写出能量变化,
(2)、生成热:由最稳定的单质生成1摩尔纯物质的热效应。 (3)、中和热: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水时的反
应热叫做中和热。必须是酸和碱的稀溶液。强酸和强碱的稀溶液反应才能保证H+(aq)+OH-(aq)====H2O(l)中和热均为57.3 kJ?mol-1,而弱酸或弱碱在中和反应中由于电离吸收热量,其中和热小于57.3 kJ?mol-1;以生成1 mol水为基准
(4)、燃烧热:单位物质的量、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的燃料燃烧时 放
出的能量计量。
(5)、化学反应热的计算:△H=生成物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
△H =E1(反应物的键能总和)-E2(生成物的键能总和)
7、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勒沙特列原理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温度),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1).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浓度
或减小生成物浓度,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2).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在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中,在其
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指压缩气体体积使压强增大),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方向移动。
注意:恒容时,充入不反应的气体如稀有气体导致的压强增大不能影响平衡
(3).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平衡
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
8、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增大反应物浓度,升高温度、增大压强、加入催化剂都能增大反应速率。 9、有机物中特殊官能团的反应:
(1)、卤代烃和醇羟基在氢氧化钠的醇溶液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卤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高考高中给妹妹准备的高考复习资料——近5年重庆高考化学知识点分类总结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