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考语文必备资料和词语积累(9)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09-12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仁”即“爱人”。一生培养弟子三千余人,身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者七十二人。公元前479年夏历二月,孔子终因独子孔鲤去世而赍志而殁。

关于为什么要诵读《论语》,北京大学教授孔庆东认为至少有三个理由:一是《论语》是人类5.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 (《泰伯篇》) 【注释】谷:古代以谷作为官吏的俸禄,这里指做官。

【译文】孔子说:?读了三年书,没有萌发当官吃俸禄的想法,这是很难得的啊。?

【评析】孔子办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治国安邦的人才,古时一般学习三年为一个阶段,此后便可做官。

6.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泰伯篇》) 文化的重要源泉;二是《论语》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泉;三是《论语》的精华仍然活在当代,对现代人的思想产生着重要影响。

名句理解背诵

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篇》)

【注释】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论语》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说(yua):同“悦”,愉快,高兴。乐:与说有所区别。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愠(yùn):恼怒,怨恨。君子:孔子理想中具有高尚人格的人。

【译文】孔子说:?学习并经常温习,不也是很快乐的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值得高兴的吗?别人不理解我,我也不恼怒,不也很有君子风度吗?”

【评析】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对此章评价极高,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总之,本章提出以学习为乐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反映出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

2.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篇》)

【注释】有:同“又”。不惑:掌握了知识,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耳顺:指对那些于己不利的意见也能正确对待。从心所欲不逾矩:从,遵从;逾,越过;矩,规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学成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位臵,到了四十岁才明白很多事情而不再受迷惑。五十岁知道万事都有天命,六十岁时,一听别人说什么话,马上就知道他的意思了,七十岁,就是随心所欲也不会超越法度和规矩了。?

【评析】在本章里,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五十、六十岁是安身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做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

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篇》) 【注释】罔:迷惑,糊涂。殆;疑惑,危险。

【译文】孔子说:?只读书而不会思考,人就会变得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读书,那就危险了。?【评析】孔子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学和思不能偏废。他指出了学而不思的局限,也道出了思而不学的弊端。主张学与思相结合。只有将学与思相结合,才可以使自己成为有道德、有学识的人。这种思想在今天的教育活动中有其值得肯定的价值。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篇》) 【注释】故:已经过去的。新:刚刚学到的知识。

【译文】孔子说:?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能获得新知识,这样就可以当老师了。?

【评析】“温故而知新”是孔子对我国教育学的重大贡献之一,他认为,不断温习所学过的知识,从而可以获得新知识。人们的新知识、新学问往往都是在过去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此,温故而知新是一个十分可行的学习方法。

【注释】见(xiàn):同“现”。

【译文】孔子说:?坚定信念,勤奋学习,坚持以‘仁’为核心的治国原则至死不渝。不进入有危险的国家,不居住在处于祸乱的国家。天下政治清明就出来从政,政治黑暗就退隐。国家政治清明而自己贫贱,这是耻辱;国家政治黑暗而自己富贵,也是耻辱。?

【评析】这是孔子给弟子们传授的为官之道。“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这是孔子为官处世的一条重要原则。此外,他还提出应当把个人的贫贱荣辱与国家的兴衰存亡联系在一起,这才是为官的基点。

7.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篇》) 【注释】由:姓仲名由,字子路。生于公元前542年,孔子的学生,长期追随孔子。女:同“汝”,你。

【译文】孔子说:?由啊,我教给你的知识你明白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

【评析】本章里孔子说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对于文化知识和其他社会知识,人们应当虚心学习、刻苦学习,尽可能多地加以掌握。但人的知识再丰富,总有不懂的问题。那么,就应当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1. 《论语》中,指出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的句子是

“ , ”

2.朋友从外地来看望你,你可以引用孔子的哪一句话来表达你的心情?“ , ”

3.《论语》中孔子强调学习态度要端正,切莫不懂装懂的句子是:

“ , , ” 4.《论语》中强调复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

“ , ”

5.孔子用简单几句话,报告了自己一生的经历,艰苦奋斗的精神:

“ , , ” , , , ”

6.阐述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的态度是: “ ,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高考高中高考语文必备资料和词语积累(9)在线全文阅读。

高考语文必备资料和词语积累(9).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gaokaogaozhong/14827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