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负利率政策研究及其对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的启示
作者:杨北京 张英男
来源:《现代管理科学》2018年第10期
摘要:近年来,全球有多家央行运用负利率作为刺激性货币政策。负利率政策拓宽了非传统货币政策的边界,也对降低融资成本、控制通缩起到了积极作用。文章梳理了负利率政策的概念和相关理论,总结了各央行的政策实践和效果,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负利率政策对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的启示。
关键词:负利率政策;货币政策框架;超常规货币政策工具
近年来,丹麦、欧元区、瑞典、瑞士、日本和匈牙利等六家央行先后实施了负利率政策。随着时间的推移,政策效果在一些经济体已有不同程度的显现。总体而言,负利率政策是拓宽非传统货币政策边界的有益实践,在提高信贷供给、降低融资成本、控制通缩和稳定币值等方面均有积极作用,也为各国央行未来的货币政策操作提供了重要参考。本文对相关概念、理论及政策实践效果进行分析,得出相应结论,并探讨对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的相关启示。 一、 负利率政策的概念及相关理论
1. 负利率政策的形式及概念界定。负利率政策是中央银行运用的一种货币政策工具,即在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框架下,将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贷款名义利率或金融机构间的名义拆借利率目标设定为负值,打破其“利率零下限”。
当前已实施负利率政策的中央银行主要采取两种政策形式:一是向超额存款准备金或超过一定数量的存款准备金收取利息,从而将上述存款准备金的利息调至负值区间;二是将基准政策利率或政策目标利率降为负值。 2. 负利率政策的相关理论。
(1)负利率政策属超常规货币政策,但实际运用中也存在下限。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逐步实践的超常规货币政策工具可分为三类:量化宽松、前瞻性指引和负利率政策。当名义政策利率接近或处于零下限,传统货币政策工具刺激经济作用失效,理论界提出了多种超常规货币政策工具,其中包括:通过购买债券扩大央行资产负债表的量化宽松政策和通过外汇市场干预的汇率贬值政策、通过财政赤字货币化扩大央行资产负债表的\直升机撒钱\方式
(Bernanke,2003)、通过加强公众沟通进行利率前瞻性指引和通过扭曲性操作降低长期利率的政策(Bernanke,2004)。Marvin Goodfriend在对上述部分政策提出质疑的基础上,于2000年首次提出负利率政策,即对商业银行以电子货币形式存在的存款准备金征税。负利率政策的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负利率政策研究及其对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的启示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