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简答连续X射线产生机理(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3-03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辐射防护三个基本原则:(1)、辐射实践的正当化;(2)、辐射防护的最优化;(3)、个人剂量限值。

7.6叙述射线防护三个基本方法的原理?

答:(1) 射线防护三个基本方法是:时间防护、距离防护、屏蔽防护。 a. 时间防护原理: 在辐射场内的人员所受照射的累积剂量与时间成正比,因此,在照射率不变的情况下,缩短照射时间便可减少所接受的剂量,从而达到防护目的。

b. 距离防护原理: 在源辐射强度一定的情况下, 剂量率或照射率与离源的距离平方成反比,增大距离便可减少剂量率或照射率从而达到防护目的。 c. 屏蔽防护原理: 射线穿透物质时强度会减弱,在人与辐射源之间设置足够厚的屏蔽物,便可降低辐射水平从而达到防护目的。

7.7我国现行辐射防护标准对放射性工作人员的剂量当量限值有哪些规定?

答:我国现行辐射防护标准GB18771-2002对于放射性工作人员的剂量当量限值的规定为: (1)应对任何工作人员的职业照射水平进行控制,使之不超过下述限值: a)由审管部门决定的连续5年的年平均有效剂量(但不可作任何追溯性平均)20mSv;

b)任何一年中的有效剂量,50 mSv; c)眼晶体的年当量剂量,150 mSv;

d)四肢(手和脚)或皮肤的年当量剂量,500 mSv;

(2)对于年龄为16-18岁接受涉及辐射照射就业培训的徒工和在学习过程中需要使用放射源的学生,应控制其职业照射使之不超过下述限值: a)年有效剂量,6 mSv;

b) 眼晶体的年当量剂量,50 mSv;

c) 四肢(手和脚)或皮肤的年当量剂量,150 mSv;

(3)特殊情况:在特殊情况下,可以依据标准中有关“特殊情况的剂量控制”的规定,对剂量限值进行临时变更:

a)依照审管部门的规定,可将剂量平均期有5个连续年延长到10个连续年;并且,在此期间,任何工作人员所接受的平均有效剂量不应超过20 mSv,任何单一年份不应超过50mSv;此外,当任何一个工作人员自此延长平均期开始以来所接受的剂量累计达到100 mSv时,应对这种情况进行审查; b) 剂量限值的临时变更应遵循审管部门的规定,但任何一年内不得超过50 mSv,临时变更的期限不得超过5年。

7.8现场射线透照时,控制区和管理(监督)区是如何划分的? 答:现场透照时,应根据剂量水平划分控制区和管理(监督)区。

(1) GB16357-1996 现场进行X射线检测对控制区和管理区的划分要求:

-1

进行透照检查时,可将被检物体周围的空气比释动能率在40μGy.h以上的范围内划分为控制区,在其边界上必须悬挂“禁止进入X射线区”标牌,检测作业人员应在控制区边界外操作,否则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1

控制区边界外空气比释动能率在4μGy.h以上的范围内划分为管理区,在其边界上必须设警戒标志,并悬挂“无关人员禁止入内”警告牌,必要时专人警戒。

现场检测的工作条件变动时,必须进行场所监测,并验证确定的控制区和管理区。

(2)GB 18465-2001 现场进行γ射线源检测对控制区和监督区的划分要求:

-1

控制区边界外空气比释动能率低于40μGy.h。其边界应悬挂“禁止进入放射性工作场所”标牌。未经许可人员不得进入该范围边界。

-1

监督区位于控制区外,其边界空气比释动能率应不大于2.5μGy.h,边界线应有“当心电离辐射!”标牌,公众不得进入该区域。

现场检测的工作条件变动时,必须进行场所监测,并验证确定的控制区和监督区。

计算题答案

1.1 有一台X射线探伤机, 当管电压使用240kV时,求产生X射线的最

短波长是多少?求: λmin

解:λmin = 12.4/V= 12.4/240= 0.05埃 答:产生X射线的最短波长为0.05埃。

1.2求2505 型工业X射线探伤机在额定输出时(已知钨靶Z= 74,Ki= 1.2

-6

310),X射线管效率?

-6

已知:V=250kV ;Z= 74 ;Ki= 1.2310 求: η

-6

解:η= KiVZ = 1.23103250374 = 2.22% 答:X射线管的效率为2.22% 。

已知:N =

1N ;t = 20年 30

求:T1/2

-λt

解:由N = N0e 式 ,将λ、t、N 分别代入公式中得:

1N = Ne30

0

-20λ

λ= 0.055/年

= 0.693= 12.6年

T1/2 =

0.693 T

?1/2

0.055 答:该种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为12.6年。

1.4 透过厚钢板后的窄束X射线再透过屏蔽好12mm的钢板,若透过射线照射率为透过12mm的钢板前的

(1) 钢板对该( 0.3 cm )

(2) 钢板对该(2.31 cm )

已知:T = 12mm = 1.2cm ;I =

1I0 求: T1/2,μ16-1

1,求: 16XX

射线的半价层为多少?

射线的吸收系数为多少?

解: 根据公式I/I0= (1/2),其中n=T/T1/2得 n=4, T1/2=T/4= 0.3 cm

μ=0.693/ T1/2=0.693/0.3= 2.31 cm

答:钢板对该X射线的半价层为0.3 cm 、吸收系数为2.31 cm 。 1.5在某管电压下产生的窄束X射线穿过某物质,其半价层为0.60cm , 则

-1

-1

n

它的十分之一价层是多少cm?

已知: T1/2 = 0.60 cm 求: T1/10

解:半价层为0.60cm 时, μ= ln2/ T1/2= 0.693/0.6= 1.16cm T1/10 = ln10= ln10 = 1.98 cm

-1

? 1.6 3个月前购进771921.16 答:它的十分之一价层为1.98 cm 。

Ir源,当时的射源强度为100Ci,现在的强度为多

少?(按每月30天计算) 已知:t=3330(天),A0=100Ci 求:A 解:77192Ir源的半衰期为75天,则λ=0.693/T1/2=0.693/75=0.00924/天,

根据A=A0e-λt,t=3330(天),代入得A≈43.5Ci 答:现在的强度43.5Ci。

1.7单色平行宽束入射射线的照射率为30伦/分,贯穿30mm工件后的照射率为16伦/分,已知工件材料射线的吸收系数为0.693cm-1。求散射比n和散乱射线照射率各为多少?

已知 Io=Po’.t=30.t;I=P’.t=16.t;T=30mm;μ=0.693cm求n, PS’ 解:(1) 对于单色宽束X射线强度衰减规律为:

I=Ioe

-μT

-1

11.3 有一种放射性同位素经过20年后,其原子核数变为原来的,求该

3种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

(1+n)

-μT

1+n=I/Ioe

-1=3.26

n=16/303e

-0.69333

6

答:散射比n为3.26。

(2)∵I=IP+IS

n= IS/ IP

∴IS=nI/(1+n) 由 PS’= IS/ t ;P’=I/ t PS’=nP’/(1+n)=3.26316/(1+3.26)=12.24伦/分

答:散乱射线照射率为12.24伦/分。

1.8用光子能量为100Kev的平行、窄束X射线垂直贯穿30mm后铝板,已知该射线在铝中的半价层为1.2cm,求穿透射线强度与入射射线强度之比?

已知T=30mm,T1/2=1.2cm=12mm 求I/Io

解:窄束X射线强度衰减规律为: I=Ioeμ=0.693/ T1/2=0.693/12=0.0578mm I/Io=e

-μT

-1

-μT

得:D1=1.6= lg L1/L D2=2.5= lg L2/L 所以lg L2/ L1=0.9 L2/ L1=8

答:观片灯亮度应提高8倍。

2.6设曝光量增大到2.5倍,底片黑度增大1,则底片的反差系数为多少?若用同样照度的观片灯观片时,黑度差为1的两个部位,黑度小的与黑度大的相比,透过的可见光强度大多少倍? 已知:D2-D1=1 E2/ E1=2.5 求:G, L1/L2

解:(1)G=(D2-D1)/(lgE2-lgE1)=1/lg2.5=2.51 (2) 由D=lg L0/L得:D2-D1=lgL1/L2=1

L1/L2=10

答:胶片的反差系数为2.51。两者相比,透过的可见光强度大10倍。 2.7已知某品牌Ⅲ型胶片感光速度为250,Ⅴ型胶片感光速度为100,问达到相同黑度(D=2.0),后者所需曝光量大约为前者几倍? 已知 S1=250, S2=100求:Ks2/ Ks1

= e

-0.693330

=0.177

答:穿透射线强度与入射射线强度之比为0.177。

2.1已知X射线管中钨靶与垂直管轴线平面的夹角为20°,靶被电子轰击

范围为833mm,求该X射线管的有效焦点面积? 解:∵ S=1/ Ks 已知:实际焦点尺寸为833mm;即实际焦点面积S=24 mm,α=20°

求: 有效焦点面积S0

解:S0=S3sinα=243sin20°=8.21 mm

2

2

2

∴Ks2/ Ks1= S1/ S2=2.5

答:后者所需曝光量大约为前者的2.5倍。

2.8 用同种胶片在相同条件下曝光,无增感时,曝光8分钟,底片黑度

答:该X射线管的有效焦点面积为8.21 mm。

2.2 观片灯亮度为100000cd/m , 用来观察黑度为3.0的底片,问透过底片的光强为多少?

已知: L0=100000cd/m ; D = 3.0 求: L

解: D = lgL0 3 = lg100000

2

2

2

为2.0, 有增感时,曝光2分钟,底片黑度为2.3 。设胶片无增感时,在黑度2.0~4.0范围内,反差系数视为常数,且r= 2 ,求此增感屏在黑度2.3时的增感系数Q 是多少?

已知: t1 = 2分钟 ;t2 = 8分钟 ;D1 = 1.5 ;D2 = 1.2 ; r = 2求: Q解: 设无增感时在相同曝光条件下,得到底片黑度为2.3时的曝光时间为t0 则r =

L L = 100 cd/m

2

L 答:透过底片的光强为 100 cd/m 。

2.3 已知透过观片灯窗口的光强度为100000 cd/m ,若透过底片的光强不少于35 cd/m , 则该观片灯能观察底片的最大黑度值为多少? 已知: L0=100000cd/m ;L = 35 cd/m 求: Dmax

解: Dmax = lgL0 = lg100000 = 3.46

L35答:该观片灯能观察底片的最大黑度值为3.46 。

2.4 底片某处只能透过1/5的光强度,试问底片该处的黑度值是多少? 已知: L0 /L= 5

求: D = ?

解: 解:D=lg(L0 /L)=lg5=0.7 答:底片的黑度D为0.7 。

2.5 观察射线底片,今用亮度Lo的观片灯观察黑度1.6的底片,然后再观察黑度2.5的底片,为使透过底片的光强相同,应使观片灯亮度提高多少?

已知D1=1.6 D2=2.5 L1= L0 求:L2/ L1

2

2

2

2

2

D1?D2=0.3 = 2

lgE0?lgE2lgt0?lg8t0 = 11.3分钟

Q =

tot1= 11.3= 5.65

2答:此增感屏在黑度2.3时的增感系数Q为5.65 。

2.9 在胶片一定、线质一定、暗室处理条件一定时,欲使底片黑度达到2.0 , 用铅箔增感需曝光5分钟,不用增感材料需曝光8分钟,求铅箔增感屏的增感系数?

已知: t0 = 8分钟 ;t1 = 5分钟

求: Q 解: Q = to=

t18= 1.6 5答:铅箔增感屏的增感系数Q为1.6。

解:设观片灯原亮度为L1= L0,提高后的亮度为L2,由黑度定义D=lg 2.10已知透照焊接接头的母材厚度T = 24mm , 焊缝余高为2mm,可发现L0/L

最细0.32mm直径的金属丝,JB/T4730.2-2005标准该底片的灵敏度应为多

7

少?

、已知:T=24mm, △x=0.32mm,△T0=2mm

求:底片灵敏度

解:灵敏度=(△x/T)3100%=(0.32/24)3100%≈1.3% 答:该底片灵敏度为1.3%。

解: Ugmax = dbf?db =3334/(800-34)≈0.13 mm F?b答: 几何不清晰度Ugmax为0.13 mm 。

3.6透照某厚度50mm厚的工件,选用焦点为Φ4mm的X射线机,若要求几何不清晰度不超过0.2mm时,求此时选用的最小焦距为多少mm ?

3.1 从底片测得缺陷处的黑度3.2 ,无缺陷部位的黑度为2.8 。已知n = 已知:T =b =50mm ;d=4mm ;Ugmax= 0.2mm 3 , μ= 4 cm ,在黑度为2.0~ 4.0的范围内γ= 5 。忽略缺陷对射线的吸收,求缺陷沿射线方向的尺寸?

已知:△D = 2.8-3.2 = -0.4 ;n = 3 ;γ= 5 ;μ= 4 cm

求: △d

解: △D = -0.434???d= - 0.4

-1

-1

求:Fmin 解: Fmin =

db4?50?b??50 Ug0.2 Fmin = 1050 mm

答: 此时选用的最小焦距为1050 mm 。

3.7 采用双壁双影法透照Ф60.333.5 mm 的管子对接接头,已知X射线机射线源尺寸为3mm ,透照焦距为700mm , 焊缝余高△T0 取2mm ,根部余高为0mm ; 求胶片侧焊接接头和射线源侧焊接接头的几何不清晰度Ug1和Ug2 ?

1?n △d = ?D(1?n)=0.4?(1?3)= 0.184cm = 1.84mm

0.434??0.434?4?5 答: 缺陷沿射线方向的尺寸为1.84mm 。

3.2 被透照工件厚度T = 80mm , 已知X射线机射线源的焦点尺寸d = 3mm , 已知: 管子外径D0 = 60.3mm ; d = 3mm ;T = 3.5 mm ;F = 700mm ;选用焦距为700mm , 试求最大半影宽度(即几何不清晰度Ugmax)为多少? 焊缝余高△T0 取2mm ,根部余高为0mm ; 胶片侧时b = T +△T0 ;射线已知: T =b = 80mm ;d = 3mm ;F = 700mm

求: Ugmax 解: Ugmax =

源侧时b = D0+2△T0 ;f = F-b

求: Ug1 ; Ug2

dbdb= 80?3≈0.39 mm

?fF?b700?80解: (1) 胶片侧焊缝的几何不清晰度Ug1 Ug1

=

答: 几何不清晰度Ugmax为0.39 mm 。

3.3 被透照工件厚度T = 60mm,要求几何不清晰度Ug不大于0.4mm , 已知X射线机射线源的焦点尺寸d = 4mm ,试求最小焦距F 应为多少mm? 已知: T =b = 60mm ;d = 4mm ; Ug≤ 0.4mm

求: Fmin 解: Ug = db3?(3.5?2)700?(3.5?2)dbf=

dbF?b=

d(T??T0)F?(T??T0)=

≈ 0.024mm

(2) 射线源侧焊缝的几何不清晰度Ug2 Ug2

=

f?db≤ 0.4 F?bdbf=

dbF?b=

d(D0?2?T0)F?(D0?2?T0)=

60?4≤ 0.4 则: Fmin = 660mm

F?60 答: 最小焦距F 应为660mm 。

3.4被透照工件厚度T = 26mm , 选用焦距F = 700mm , 要求几何不清晰度Ugmax为0.1mm , 试求X光管的焦点大小? 已知: T = b =26mm ; F = 700mm ;Ugmax =0.1mm

求: d 解: Ugmax = db3?(60.3?2?2)≈0.303mm 700?(60.3?2?2) 答: 胶片侧焊缝几何不清晰度Ug1为0.024mm 、 射线源侧焊缝的几何不清晰度Ug2为0.303mm 。

3.8用双壁双影法检测Φ5133.5mm的管子对接接头,焊缝余高为2mm,X射线机有效焦点尺寸为2.532.5mm,若焦点至工件表面距离f=700mm,求其几何不清晰度为多少?是否满足JB/4730.2-2005标准规定的AB级要求?

f?db = 26d= 0.1

700?26F?b 已知:f =700mm ;b =D0+2△T0=51+232 =55mm ;d =2.5mm 求: Ug

解:Ug = dbf?2.5?55700≈0.196 mm

d ≈2.6 mm

答: X光管的焦点大小为2.6 mm 。

3.5被透照焊接接头的母材厚度T = 30mm , 焊缝余高为2mm , X射线机射线源的焦点尺寸d为333mm ,选用焦距为800mm , 求几何不清晰度Ugmax为多少?

已知: T = 30mm ;b = T +4 = 34 mm ;F = 800mm ; d = 3mm

求: Ugmax

又因按AB级要求,Ugmax =1101b3 = 0.38 mm

所以Ug<Ugmax 满足标准要求。

答: 其几何不清晰度为0.196 mm 、满足标准要求 。

3.9透照板厚为40mm的双面焊对接焊接接头,焦距600mm,X射线机焦点尺寸232mm,照相几何不清晰度Ug为多少?如透照管电压为300KV,又

8

已知固有不清晰度Ui与管电压千伏值KV的关系式为Ui=0.0013KV算固有不清晰度Ui值,并计算出总的不清晰度U值为多少? 已知T=40mm,F=600mm,b=T+2△T=40+4=44mm,d=2mm 求:Ugmax ,Ui,U ;

(1) Ugmax = db?0.79

,试计 E2 = 53.9 mA2min

答: 需要的曝光量为53.9 mA2min 。

4.5用THX-2705TD射线机透照某一试件,原透照管电压为220kV,管电流为5mA,曝光时间3分钟,焦距700mm,现透照管电压不变,将焦距扩大为800mm,如果想得到相同黑度底片,应如何选择管电流和时间? 已知:i1 = 5mA t1 = 3min F1 = 700mm F2 = 800mm

求:i2 t2 解:由公式 i1?t1fdb=2344/(600-44)=0.158mm

F?b=0.00133300

0.79

(2) Ui=0.0013KV

2

2

0.79

=0.118mm

(3) U=(Ug+Ui)=0.2mm

答:照相几何不清晰度Ug为0.158mm, 固有不清晰度Ui为0.118mm, 总的不清晰度U为0.2mm。

3.10 透照无加强高的焊接接头时,气孔部分的透射线比无气孔部分的透射线总强度(包括了散射线强度)增大了50%,若底片黑度范围内的胶片G值为3.5,求气孔和无气孔部位的射线照相对比度。 解:△D=D2-D1=G. △lgE= G.lgE2/E1=3.5lg1.5=0.616

答:有气孔部位与无气孔部位的射线照相对比度0.616。. 4.1 按JB/T4730.2-2005标准AB级进行检测,焦点尺寸d=3mm ,工件至胶片距离40mm ,求焦距 最小为多少mm? 已知: d =3mm b =40mm

求 :Fmin

23231/2

F12?i2?t2F2F22 得

2 I23t2 = i1?t1= 5?37002F12?8002

I23t2 ≈ 20 mA2min

取 i2 = 5mA , t2= 20÷5= 4 min 答: 管电流为5mA ,曝光时间为4 min 。

4.6透照某工件,用铅增感屏,原管电压250kV,管电流5mA,曝光时间5min,焦距600mm,现改管电流为6mA,焦距800mm,其他条件不变,要保持底片黑度不变,求曝光时间为多少?

已知: i1 = 5mA t1 = 5min F1 = 600mm i2 = 6mA F2 = 800mm

求: t2 解: i1?t1解: fmin≥10d2b =1033340=351(mm)

F12?i2?t2 t2 = i1?t1?F22

22F2i2?F1 = 7.4 min

Fmin = 351+40=391(mm) 答: 焦距最小为391mm 。

4.2在X射线透照时,选用管电流为5 mA,曝光时间为10 min,求其曝光量为多少?

已知: I = 5 mA t = 10 min

求: E

解: E = I 3t = 5310=50 mA2min 答: 其曝光量为 50 mA2min 。

4.3透照厚度为20mm 的焊缝,焦距为700mm时,曝光量为15mA2min ,若其它条件不变,焦距延长到800mm时,欲达到同样底片黑度,求其曝光量应为多少?

已知: F1 = 700mm E1 = 15mA2min F2 = 800mm

求: E2 解:

t2 =

5?5?80026?6002答: 曝光时间为 7.4 min 。 4.7测得离77192Irγ

源1米处照射率为6伦/时,用此源透照距源500mm,

厚度为20mm的工件,为了获得底片黑度D=2.5,胶片上需要600毫伦的照射量,试计算需曝光多少分钟(已知μ=0.693cm,n=2)?

已知:R0 =1000mm I0 =6R/h T =20mm R1 =500mm μ=0.693cmn=2 求:t

解:500mm处照射率为:I1=I0R0/ R1=631000/500=24R/h=400mR/min 穿透工件后的照射率:I2=I1e(1+n)=4003emR/min

-uT

-0.69332

2

2

2

2

-1

-1

3(1+2)=300

E1F12?E2F22 E2 = F222F1E1 = 80027002mA2min ?15 ≈ 19.6

已知获得黑度2所需照射量为600 mR,则曝光时间:t = 600/300=2min

答:曝光时间为2分钟。 4.8用77192答: 其曝光量应为19.6 mA2min 。

4.4焦距为1m时需要的曝光量为110mA.min,若将焦距缩短到0.7m时,试求需要的曝光量为多少?

已知:F1 = 1m E1 =110mA.min F2 = 0.7 m

求: E2

Irγ

源中心透照环向对接接头,焦距为500mm,曝光时间为30

min,得到满足要求的底片,30天后用该源仍采用中心透照厚度相同,但焦距为700mm的环向对接接头,求曝光时间应为多少min ?

E1F1?2 解:

E2F22 E2 =

F2F122E1=

0.7?110 212 已知:t1 = 30min F1 = 500mm F2 = 700mm, 求:t2

解: Ir-192的半衰期为75天,则30天后,放射源强度比值为:

9

A2A11= (

2 E2=E12Ψi=20310

) n = 30 =0.4

n

0.12

≈26.4 mA2min

答: 所需曝光量为 26.4 mA2min 。

4.12用某种胶片透照工件,当曝光量为20mA2min时,底片黑度为1.5,如果其他条件不变,要将黑度提高到2.5,求所需曝光量为多少(由胶片特性曲线查得黑度为2.5和1.5时所对应的曝光量对数差为1)? 已知: E1 = 20mA2min lgE2-lgE1=1

求: E2

75= 0.758

故 A2= (1)

2A1

0.4

A1?t1F12?A2?t2 t2= A1?t1?F22

22A2?F1F222 t2 = 30?700 ≈ 77.6 min

解:lgE2-lgE1 = lg

0.758?500答: 曝光时间应为77.6 min 4.9用30310Bq的7711

E2E1= 1

192Ir透照某工件,焦距1200mm,曝光10min,可得

E2 =103E1 = 10320 = 200mA2min 答: 所需曝光量为200mA2min 。

4.13 用X射线机透照母材厚度为24mm的钢制对接接头,当选用T3型胶片,铅增感,管电压220kV,焦距700mm,曝光量为15mA2min时,底片黑度为2.5,若其它条件不变,改用T2型胶片透照该工件时曝光量应为多少(由胶片特性曲线上查得黑度为2.5时T3型胶片和T2型胶片曝光量分别

到底片黑度2.5,经过1个半衰期后用同样曝光时间透照相同工件,要保持底片黑度不变,求此时焦距应为多少mm?

已知: A1 = 30310Bq F1 = 1200mm t1 = t2 = 10 min N = 1 求: F2

解: 经过1个半衰期

192

11

Ir 强度为A2

11

为E01=1.8310mA2sec和E02=6310mA2sec)?

已知:E1 =15mA.min ; E01 =1.8310mA.sec ; E02 =6310mA.sec

求:E2

解: Ψf = E02/E01= 6310/1.8310=3.33

2

22

2

22

1 A= A(

22

1

) = 15310Bq

N

A1?t1F12?A2?t2F22 t1 = t2

E2= E1 3Ψf = 1533.33= 50 mA2min 答: 透照时曝光量应为50 mA2min 。

4.14透照某试板对接接头,采用AGFA C7胶片,曝光量为15 mA2min,所得底片黑度为2.3,现为提高底片灵敏度,采用AGFA D4胶片,求获得相同黑度时所需曝光量(由胶片特性曲线上查得黑度为2.3时,AGFA C7胶片和AGFA D4胶片曝光量的对数分别lgEC7=3.9和lgED7=4.4)? 已知:E1 = 15 mA2min lgEc7 =3.9 lgED4 = 4.4

求:E2

解:当黑度同为2.3时,AGFA D4与AGFA C7胶片曝光量之比 Ψi = ED4=104.4-3.9=100.5

F2 = A?F2= 15?1011?12002= 849 mm

2130?1011A1 答: 此时焦距应为849 mm 。

4.10用某X射线机透照16mm厚的焊接接头,按查曝光曲线(D= 2.5),用180kV, 18 mA2min底片黑度仅为1.2 , 要使底片黑度达到2.5 , 其他条件不变, 试求曝光量为多少?(从胶片特征曲线上查得黑度2.5与黑度1.2的曝光量之比为3 )

已知: E1.2= 18 mA2min ;ψi= E2.5/ E1.2=3

求: E2.5

解: E2= E1 3ψi = 1833 = 54 mA2min 答: 曝光量为54 mA2min 。

4.11用AGFA C7胶片透照某工件,曝光量20mA2min时,

被检区黑度为1.8,现为提高对比度,欲将底片黑度 提高到2.5,求所需曝光量(AGFA C7胶片特性曲线 如图4.11所示)?

已知:E1 = 20mA2min lgE1.8 = 2.28 lgE2.5 = 2.40

求: E2

EC7 故 D4胶片达到D=2.3的曝光量

E2 = E13Ψf =15310 = 47.4 mA2min

0.5

答: 所需曝光量为47.4 mA2min 。

4.15现有一板厚40mm双面自动焊筒节纵向对接接头, 焊缝余高2mm ,采用X射线单壁透照,焦距700mm ,按照JB/T4730.2-2005 AB级要求,求其一次透照长度为多少mm ?

已知:f = 700–( 40+4 ) = 656mm K≤1.03 求: L3

解:∵ L3 ≤ 0.5f

L3 = f/2= 656/2= 328 mm

解:由胶片特性曲线查知黑度变化时,曝光量修正系数 答: 一次透照长度为328 mm 。

2.40-2.280.12

Ψi= E2.5= 10=10

4.16有一板厚20mm的短节与高颈法兰对接接头,内径450mm , 现有XXH2505X射线机,焦点尺寸为1.032.4mm,胶片规格803300mm ,焊缝余高各2mm, 试求此焊接接头按照JB/T4730.2-2005 AB级要求,几何不清晰

E1.8 故获得黑度为2.5时所需曝光量为

1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简答连续X射线产生机理(2)在线全文阅读。

简答连续X射线产生机理(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48879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