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2016版)与RB/T214-2017对照表
共28页第26页
序号 4.5.21 评 审 内 容 当需对检验检测结果进行说明时,检验检测报告或证书中还应包括下列内容: a) 对检验检测方法的偏离、增加或删减,以及特定检验检测条件的信息,如环境条件; b) 适用时,给出符合(或不符合)要求或规范的声明; c) 适用时,评定测量不确定度的声明。当不确定度与检测结果的有效性或应用有关,或客户的指令中有要求,或当对测量结果依据规范的限制进行符合性判定时,需要提供有关不确定度的信息; d) 适用且需要时,提出意见和解释; e) 特定检验检测方法或客户所要求的附加信息。 序号 4.5.21 BR/T214-2017内容 结果说明 当需对检验检测结果进行说明时,检验检测报告或证书中还应包括下列内容: r) 对检验检测方法的偏离、增加或删减,以及特定检验检测条件的信息,如环境条件; s) 适用时,给出符合(或不符合)要求或规范的声明; t) 当测量不确定度与检验检测结果的有效性或应用有关,或客户有要求,或当测量不确定度影响到对规范限度的符合性时,检验检测报告或证书中还需要包括测量不确定度的信息; u) 适用且需要时,提出意见和解释; v) 特定检验检测方法或客户所要求的附加信息。报告或证书涉及使用客户提供的数据时,应有明确的标识。当客户提供的信息可能影响结果的有效性时,报告或证书中应有免责声明。 抽样结果 检验检测机构从事抽样时,应有完整、充分的信息支撑其检验检测报告或证书。 4.5.22 当检验检测机构从事抽样检验检测时,应有完整、充分的信息支撑其检验检测报告或证书。 4.5.22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2016版)与RB/T214-2017对照表
共28页第27页
序号 4.5.23 评 审 内 容 当需要对报告或证书做出意见和解释时,检验检测机构应将意见和解释的依据形成文件。 意见和解释应在检验检测报告或证书中清晰标注。 序号 4.5.23 BR/T214-2017内容 意见和解释 当需要对报告或证书做出意见和解释时,检验检测机构应将意见和解释的依据形成文件。 意见和解释应在检验检测报告或证书中清晰标注。 分包结果 当检验检测报告或证书包含了由分包方所出具的检验检测结果时,这些结果应予清晰标明。 结果传送和格式 当用电话、传真或其他电子或电磁方式传送检验检测结果时,应满足本标准对数据控制的要求。 检验检测报告或证书的格式应设计为适用于所进行的各种检验检测类型,并尽量减小产生误解或误用的可能性。 修改 检验检测报告或证书签发后,若有更正或增补应予以记录。 修订的检验检测报告或证书应标明所代替的报告或证书,并注以唯一性标识。 记录和保存 检验检测机构应对检验检测原始记录、报告、证书归档留存,保证其具有可追溯性。 4.5.24 4.5.24 当检验检测报告或证书包含了由分包方出具的检验检测结果时,这些结果应予以清晰标明。 当用电话、传真或其他电子或电磁方式传送检验检测结果时,应满足本准则对数据控制的要求。 检验检测报告或证书的格式应设计为适用于所进行的各种检验检测类型,并尽量减小产生误解或误用的可能性。 检验检测报告或证书签发后,若有更正或增补应予以记录。 修订的检验检测报告或证书应标明所代替的报告或证书,并注以唯一性标识。 检验检测机构应当对检验检测原始记录、报告或证书归档留存,保证其具有可追溯性。 4.5.25 4.5.25 4.5.26 4.5.26 4.5.27 4.5.27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2016版)与RB/T214-2017对照表
共28页第28页
序号 序号 检验检测原始记录、报告或证书的保存期限不少于6 年。 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或者标准、技术规范规定的特殊 要求 特定领域的检验检测机构,应符合国家认证认可监督 管理委员会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或者技术规范,针对不同行业和领域的特殊性,制定和发布的评审补充要求。 评 审 内 容 BR/T214-2017内容 检验检测原始记录、报告、证书的保存期限通常不少于6年。 4.6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检验检测机构资质CMA认定评审准则(2016版)与RBT214-2017对照表(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