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给水工程试题集及答案(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2-02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地下水源由于受形成、埋藏和补给等条件的影响,具有水质澄清、水温稳定、分布面广等特点。尤其是承压地下水,由于被不透水层覆盖,可防止来自地表的污染,具有较好的卫生防护条件。但地下水径流量较小,有的矿化度、硬度较高,部分地区可乏出现矿化度很高或其他物质如铁、氟、锰、硫酸盐、氯化物、各种重金属或硫化氢的含量较高甚至很高的情况。 113. 水源选择时,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后综合考虑确定,并(D )。

A.宜优先采用地下水作为工业用水的水源。

B.宜优先采用符合卫生要求的地下水作为生活用水的水源。 C.为了防止地面沉降,不采用地下水。

D.为了控制地面沉降,不宜优先采用地下水。 114. 作为给水水源,地表水具有哪些特点?

答:地表水水量丰沛,水质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水温变幅大,有机物和细菌含量高,浊度大,有时还有较高的色度,矿化度和碱度低、含铁锰量等较低,宜受污染的特点。 115. 符合卫生要求的地下水,应优先作为( A )。

A.饮用水水源 B.工业用水源 C.集中式水源 D.分散式水源 116. 具体评价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可根据现行的(C )。

A.《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B.《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C.《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 D.《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若干规定 117. 以地下水作为供水水源时,取水量必须小于( A )。

A.允许开采量 B.开采储量 C.开采补给量 D.平均补给量

118. 给水水源选择,要密切结合城乡建设规划,充分利用各种取水条件,保证给水系统安全和经济,

应选择( ACD )的水源。

A.水质良好 B.毫无污染 C.便于防虫 D.水量充沛 119. 我国水资源缺乏,是指( BCD )。

A.发展型缺水 B.污染型缺水 C.管理型缺水 D.资源型缺水 120. 解决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衡的措施是( A )。

A.人工调节 B.跨流域调水 C.污染防治 D.开源节流 121. 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的措施是( B )。

A.人工调节 B.跨流域调水 C.污染防治 D.开源节流

3

122. 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2 400m左右,只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 C )还不到。

A.1/2 B.1/3 C.1/4 D.1/5

123. ( D )是指市域范围内的淡水以及可回用的污水和可利用的海水之和。

A.水资源的广义概念 B.水资源的狭义概念 C.水资源工程的概念 D.城市水资源的概念

124. 在逐年可以恢复更新的淡水量中,在一定技术经济条件下可以为人们取用的那一部分水,是

( C )。

A.水资源广义概念 B.水资源狭义概念 C.水资源工程概念 D.城市水资源概念

125. ( B )是指在全球各种水体中,逐年可以恢复更新的那一部分淡水。

A.水资源的广义概念 B.水资源的狭义概念 C.水资源工程的概念 D.城市水资源的概念 126. 《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中的二级水源水,是指( A )的原水。

A.水质良好 B.需简易处理 C.只需消毒 D.需常规处理 127. 井群互阻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

答:井群互阻影响程度和井距、布置方式、含水层的岩性、厚度、储量、补给条件以及井的出水量等有关。

128. 渗渠出水量衰减一般由哪些因素引起?如何防止?

答:渗渠储水量衰减有渗渠本身和水源两方面原因。(1)属于渗渠本身方面的原因,主要是渗渠反滤层和周围含水层受地表水中泥沙杂质淤塞的结果。对于防止渗渠淤塞尚缺乏有效的措施,一般可从下列几方面考虑:选择适当河段,合理布置渗渠;控制取水量,降低水流渗透速度;保证反滤层的施工质量等。(2)属于水源的原因是渗渠所在地段河流水文和水文地质状况发生变化。为防止此类问题的发生,在设计时应全面掌握有关水文和水文地质资料,对开发地区水资源状况有正确的评价,对河床变迁趋势有足够估计。有条件和必要时,应进行一定的河道整治措施,以稳定水源所在的河床或改善河段的水力状况。如河道狭窄,两岸为基岩或若透水层,在渗渠所在河床下游修建截水潜坝,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129. 大口井的井底反滤层如何设计?如何防止井底涌砂现象?

答:在大口井的井底一般含水层中都应铺设反滤层。反滤层一般为3——4层,层锅底状,滤料自下而上逐渐变粗,每层厚度为200——300mm。由于刃角处渗透压力较大,易涌砂,靠刃角处滤层厚度应加厚20%——30%。

130. 凿井过程中为什么要向井内灌注泥浆?凿片完毕后为什么应立即洗井?

答:在钻进的同时,为清除孔内岩屑、保持井孔稳定以及冷却钻头,泥浆池内调制一定浓度的泥浆,由泥浆泵吸取,向井内注入。凿井完毕后要立即进行洗井,以防止浆壁硬化,给洗井带来困难。

131.

132. 大口井、辐射井和复合井各适用于何种情况?

答:(1)大口井是适用于广泛开采浅层地下水的取水构筑物由于施工条件限制,我国大口井多用于开采埋深小于12m,厚度在5——20m的含水层。

(2)辐射井是一种适应性较强的取水构筑物,一般不能用大口井开采的、厚度较薄的含水层以及不能用渗渠开采的厚度薄、埋深大的含水层,可用辐射井开采。此外,辐射井对开发位于咸水上部的淡水透镜体,较其他取水构筑物更为适宜。

(3)复合井适用于地下水位较高,厚度较大的含水层。复合井比大口井更能充分利用厚度较大的含水层,增加水的出水量。

133. 渗渠通常由 水平集水管 , 集水井 , 检查井 和泵站所组成。 134. 地下水取水构筑物有哪几种类型?各类取水构筑物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答:①管井:由井室、井壁管、过滤器及沉淀管构成,适用于任何岩性与地层结构;

②大口井:有井室、井筒及进水部分(井壁进水孔和井底反滤层)组成,适用于开采浅层地下水;

③复合井:由非完整式大口井和井底下设管井过滤器组成,适用于地下水较高、厚度较大的含

管井在运行中出水量减少一般有哪几种原因?如何解决?

水层,能充分利用含水层的厚度,增加井的出水量。

辐射井:由大口径的集水井与若干沿井壁向外呈辐射状铺设的集水管(辐射管)组成。适用于不能用大口井开采的、厚度较薄的含水层,以及不能用渗渠开采的厚度薄、埋深度大的含水层。还可用于位于咸水上部的淡水透镜体开采。具有管理集中、占地省、便于卫生防护等优点; ④渗渠:通常由水平集水管、集水井、检查井和泵站组成。分集水管和积水廊道两种形式。主要用于地下水埋深小于2m的浅层地下水,或集取季节性河流河床的地下水。 135. 根据集水和取水方式,井群系统可分成哪几类?其适用条件是什么?

井群系统:自流井井群 虹吸式井群 卧式泵取水井群 深井泵取水井群 136. 当地表水取水构筑物不能全年取水时,可以使用( D )取水。

A.渗渠 B.大口井 C.辐射井 D.复合井 137. 下面的( B )不是地下水取水构筑物。

A.管井 B.取水头部 C.渗渠 D.复合井

138. 在什么情况下宜采用渗渠取水?由河流补给的渗渠,一般有哪几种布置方式? 答:渗渠通常只适用于开采埋藏深度小于2m,厚度小于6m的含水层。

集取河床地下水的渗渠的布置方式一般由以下集中情况:(1)平行于河流布置(2)垂直于河流布置(3)平行和垂直组合布置

139. 何谓分段取水?在什么情况下宜采用分段取水?

答:在大厚度含水层中,可以在有效带范围以外的含水层中另设过滤器,实行垂直分段开采,这对于充分利用含水层有很大意义。

分段取水的试用条件:一般情况下,对于厚度超过40m,透水性良好的含水层,经抽水试验和技术经济比较证明合理时。可采用分段取水井组。 140. 管井一般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功能如何?

答:常用的管井构造由井室、井壁管、过滤器及沉淀管所组成。

(1)井室是用以安装各种设备、保持井口免受污染和进行维护管理的场所。(2)设置井壁管的目的在于加固井壁、隔离水质不良的或水头较低的含水层。(3)过滤器安装于含水层中,用以集水和保持含水层的稳定。(4)沉淀管接在过滤器的下面,用以沉淀进入井内的细小砂粒和自地下水中析出的沉淀物 141. 大口井的施工方法是( B )。

A爆破法 B.沉井施工法 C.顶进法 D.大开挖施工法 142. 管井井室的形式,主要决定于( A )。

A.地下水水位 B.当地冰冻深度 C.维护与管理 D.抽水设备形式 143. 复合井是( BD )的组合。

A.渗渠 B.管井 C.辐射井 D.大口井

144. 管井井群的互阻计算结果表明,井群的互阻系数小于经济互阻系数,可采取(B )的措施予

以调整。

A.增大井的间距 B.缩小井的间距

C.增加井的数量 D.减少井的数量

145. 当含水层补给充足,透水性良好,且厚度在( B )m以上的中、粗砂及砾石含水层中,可

采用分段取水井组。

A.30 B.40 C.50 D.60 146. 地下水取水构筑物必须具备的构造是(B )。

A.井壁管 B.过滤器 C.反滤层 D.沉淀管 147. 适宜取集地下裂隙水的取水构筑物是( )。

A.管井 B.大口井 C.渗渠 D.辐射井 148. 地下水取水构筑物的位置,应( ABCD )。

A.位于水质良好,不易受污染的富水地段 B.靠近主要用水区

C.施工、运行和维护方便 D.根据水文地质条件选择 149. 在单井或井群的( A )范围内,不得使用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灌溉。

A.卫生防护 B.影响半径 C.戒严地带 D.防护地带 150. 大口井适用于含水层底板埋深( B12 )m的地层条件。

A.大于15 B.小于15 C.等于15 D.接近15 151. 江河取水构筑物位置选择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取水点应设置在具有稳定河床、靠近主流和有足够水深的地段 ①顺直河段:靠岸、河床稳定、水深较大、流速较快 ②弯曲河段:凹岸

③游荡型河段:主流线密集的河段上或河道整治 ④有边滩沙洲的河段:沙洲上游500m远处 ⑤有支流汇入的顺直河段:汇入口干流的上游河段 2)取水点设在水质较好的地段 ①排污口上游100m以外,并建立卫生防护带 ②避开回流区、死水区 ③考虑海水影响

3)取水点应设在具有稳定河床及岸边良好的工程地质条件,便于施工 4)取水点应靠近主要用水区

5)取水点避开人工构筑物和天然障碍物的影响 桥墩:上游0.5~1.0km,下游1.0km以外 丁坝:上游或对岸(150~200m

码头:距码头边缘至少100m外

拦河闸坝:闸坝上游100~200m处,闸坝影响范围外

陡崖、石嘴:附近不宜设置

6)取水点应尽可能不受泥沙、漂浮物、冰絮、冰凌、之流及咸潮的影响

7)与河流综合利用相适应,不妨碍航运与排洪,并符合河道、湖泊、水库整治规划的要求 8)生活饮用水取水点处设在城市和工业企业清洁河段

152. 江河移动式取水构筑物主要有 浮船式取水构筑物 、 缆车式取水构筑物 两

种。

153. 山区浅水河流取水方式有何特点?

答:山区浅水河流取水方式的特点:(1)由于山区河流枯水期流量很小,因此取水量所占比例往往很大,有时达70%——90%以上;(2)由于平枯水期水层浅薄,因此取水深度往往不足,需要修筑低坝抬高水位,或者采用底部进水等方式解决。(3)由于洪水期推移质多,粒径大,因此修建取水构筑物时,要考虑能将推移质顺利排除,不致造成淤塞或冲击。 154. 什么是岸边式取水构筑物?它的基本型式有哪些?

答:直接从江河岸边取水的构筑物,称为岸边式取水构筑物。基本类型有合建式和分建式。前者为进水间与泵房合建在一起,后者为进水间与泵房分开建筑。

155. 在水源水位变幅大,供水要求急和取水量不大时,可考虑采用移动式取水构筑物。

156. 在湖泊、水库取水答:移动式

157. 什么是河床式取水构筑物?它的基本型式有哪些?

答:河床式取水构筑物是指从河床取水的构筑物,用伸入江河中的进水管(其末端设有取水头部)来代替岸边式进水间的进水孔。按照进水管形式的不同,河床取水构筑物有以下类型:(1)自流管取水(2)虹吸管取水(3)水泵直接取水(4)桥墩式取水

158. 江河固定式取水构筑物主要分为 岸边式 、 河床式 和斗槽式。

159. 根据山区河流取水的特点,取水构筑物常采用 堤坝式取水构筑物 和 底栏栅式取水构

筑物 。

160. 渗渠取水构筑物,其集水管渠的端部、转角和断面变换处应设置( B )。

A.闸阀 B.检查井 C.透气管 D.集水井

161. 山区浅水河的取水河段,当推移质不多时,宜采用( A )式取水构筑物。

A.固定式低坝 B.底栏栅 C.活动式低坝 D.斗槽式

162. 深水湖泊或水库的水质沿水深相差较大,宜采用(A )取水。

A.分层式 B.活动式 C.低位式 D.固定式 163. 当取水的湖岸平缓时,宜采用( A )。

A.自流管式 B.虹吸管式 C.明渠引水 D.岸边式

164. 当取水河段漂浮物较少,推移质较多时,喇叭管取水头部的设置宜采取(A )。

A.顺水流式 B.垂直向上式 C.水平式 D.垂直向下式 165. 江河取水的箱式取水头部,宜在( )等设置进水孔。

A.顶面 B.迎水面 C.背水面 D.侧面 166. 江河取水构筑物的防洪标准,不得低于( B )。

A.城市防洪设计标准 B.设计洪水重现期100年 C.城市防洪校核标准 D.城市防洪设计重现期

167. 当取水河段主流近岸,岸坡较陡,岸边水流较深,宜采用( A )取水构筑物。

A.岸边式 B.自流管式 C.分建式 D.虹吸管式

168. 当取水河段枯水期流量小,水深浅,宜采用( B )取水构筑物。

A.低坝式 B.活动低坝式

C.底栏栅式 D.低坝或底栏栅式

169. 当取水河段水位变化幅度较大,且变化速度小于2 m/h时,宜采用( C )取水构筑物。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给水工程试题集及答案(3)在线全文阅读。

给水工程试题集及答案(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33167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