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习题一 ——选择与判断题
第一章 财政概念与财政职能 (三)单项选择题
1. 下列不属于市场失灵表现的是(B)
A.房地产行业价格居高不下 B.传染性疾病流行 C.民营企业没有能力从事国防科技研究
D.政府提供医疗保险,但医疗费用飞速上升,无法控制 2. 以下不属于造成垄断的原因的是(C)
A. 成本递减 B. 规模报酬递增 C. 产品之间的差别 D. 行业内的厂商很少
3. 下列哪种分配形式在社会主义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分配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A) A. 财政分配 B. 信贷分配 C. 价格分配 D. 工资分配 4. 财政分配的主体是(C)
A. 家庭 B. 社会团体与组织 C. 政府 D. 企业 5. 财政分配区别于其他分配范畴的基本特征是(A)
A. 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 B. 分配的对象是社会产品与服务 C. 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D. 分配具有历史性 6. 财政分配的目的是(D)
A.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 B.为了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经济效益 C.为了实现国家政治经济职能 D.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7. 下列哪种观点主张“财政活动体现的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分配关系”(A) A.国家分配B. 价值分配论 C.国家资金运动论 D.社会共同需要论 8. 财政是一个 A ,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活动。 A.经济范畴 B.政治范畴 C.社会范畴 D.法律范畴
9. 运用有限的资源能形成最佳的资产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和地区结构,达到优化资源结构的目的,属于财政职能中的(B)
A.收入分配 B.资源配置 C.物价稳定 D.经济稳定和发展 10. 以下属于财政资源配置功能的是(C)
A.征收个人所得税 B.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C.消除外部性 D.控制货币供应量 (五)判断题
1.完整的市场体系是由家庭、企业和政府三个相对独立的主体组成的,政府可以通过法律、行政和经济等手段,“凌驾”于市场之上介入和干预市场。(×)
2.一般认为,基尼系数处于0.4~0.5之间被视为合理区间,基尼系数越小越趋于公平。(×) 3.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越多越好。(×)
4.收入分配的核心问题是实现公平分配,因而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所要研究的问题,主要是确定显示公平分配的标准和财政调节收入分配的特殊机制和手段。(∨) 5.发展一定是增长,但增长不一定是发展。(∨)
6.财政是一种经济行为或经济现象,这种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的主体是企业。(×)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其资源配置主导作用的仍然是计划方式。(×)
1
8.充分就业是指全社会所有成年人百分之百就业。(×) 9.财政部门作为政府的一个经济部门,直接执行政府的政治职能、社会职能和经济职能。(×) 10.单靠市场机制不可能解决收入分配的公平问题。(∨)
第二章 公共产品理论 (三)单项选择题
1. 教育需求属于一种(A)
A.私人需求 B. 集体需求 C.公共需求 D. 俱乐部需求 2. 下列属于纯公共产品的是(A)
A.国防 B.花园 C.教育 D. 桥梁 3. 下列那一个属于利益外溢的准公共产品(B) A.拥挤的桥梁 B. 教育 C.公共草地 D. 公共湖泊 4. 以下不属于公共需要的是(D)
A. 国防 B. 卫生保健 C. 生态环境保护 D. 住房 5. 下列属于全球性公共产品的是(C)
A. 三峡工程 B. 法律制度 C. 大气臭氧层的保护 D. 街道的路灯
6. PPP模式采用“一揽子”总承包方式,在严格的投标过程中,(A)是中标的前提,它不仅对整个项目建设起到推动作用,并促进整体设计水平的提高。 A. 新颖、超前的设计 B. 较低的供给成本 C. 先进的技术设备 D. 高效率的供给主体
7. 在可供选择的解决外部性的各种政策举措中,没有哪一种是尽善尽美的,具体结果取决于(B)
A.哪种举措成本低 B. 所考察的污染类型和污染场所 C. 当政者的偏好 D. 哪种举措见效好 (五)判断题
1. 国防作为公共产品主要体现在它的非竞争性上。×
2. 公共需要是相对于私人需要的,因而公共需要和私人需要相矛盾。×
3. 非竞争性是指一些人享用公共产品带来的利益的同时不能排除其他人同时从公共产品中获益。×
4. 准公共产品在市场机制下也会出现供给不足,需要政府的介入。∨
5. 为了实现经济效率,政府可以直接提供准公共产品,制定较低的价格,从而达到有效率的消费量。∨
6. 因为缺少企业控制污染成本的信息,所以管制措施不能节省污染控制成本,会造成资源配置的低效率。∨
7. 只要信息完全,各种环境政策都会实现最佳的外部效应内在化的水平,但这些措施对产品市场效率的影响是各不相同的。×
8. 总体说来,在可供选择的解决外部性的各种政策举措中,没有哪一种是尽善尽美的,具体结果取决于所考察的污染类型和污染场所。∨
第三章 公共选择与政治过程
2
(三)单项选择题
1. 尽管一致同意规则具有帕累托效率,并且具有参与者权利平等、避免“免费搭车”等优点,但在现实运用中,难以成为财政决策的普遍规则,其原因是:A A. 决策交易成本太高 B. 难以得出大家都满意的结果 C. 会造成投票悖论 D. 易被利用“一票否决” 2. 在实践中最为普遍运用的投票规则是:B
A. 一致同意规则 B. 多数同意规则 C. 一票否决原则 D. 多数反对原则 3. 多数同意规则最大的缺陷是:D
A. 交易成本高 B. 操作程序繁琐
C. 易造成投票悖论 D. 埋没了少数人的权利
4. 不论选民选择投票与否以及为谁投票,都取决于他投票的期望收益与潜在成本间的比较,并追求:D
A. 经济利益最大化 B. 偏好的政治家当选 C. 自己的期望得到满足 D. 期望效用的最大化。 (五)判断题
1. 经济人假设现实中的人都是利己的,是理性地追求自身效用或利益最大化的。但个人在政治过程中不是经济人。(×)
2. 政治活动和经济市场活动一样,本质上也是个人出于自利动机而进行的交易活动。(∨) 3. 投票悖论表明,在多数票规则下,操纵投票程序可以控制最终投票结果。这也是多数票规则的最大缺陷。(∨)
4. 只要投票者的偏好是多峰的,那么在多数票规则下就必定会出现唯一的均衡结果。(×) 5. “寻租”与“寻利”都是为获得经济利益,因此性质是一样的。(×)
第四章 财政支出一般理论 (三)单项选择题
1.科学研究支出属于( B )
A.生产性支出 B.经常性支出 C.投资性支出 D.积累性支出 2.下列属于转移性支出的是( B )
A.公共工程投资支出 B.价格补贴支出 C.国家储备支出 D.教育经费支出 3.以下项目不属于购买性支出的是( D ) A.科学研究支出 B.城市维护费支出 C.文化教育支出 D.捐赠支出 4.下列属于经常性支出的是( A )
A.行政管理费支出 B.基本建设投资 C.国家储备支出 D.购置交通工具支出 5.经常性支出的补偿方式应为( B ) A.收费 B.税收
C.国债 D.国有资产收益
6.财政支出按照经济性质分类实质上是指按( A )分类。 A.支出是否与商品和劳务相交换 B.支出产生效益的时间 C.支出的具体用途 D . 支出的财政功能
3
7.下列关于“瓦格纳法则”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是德国经济学家阿道夫?瓦格纳和英国经济学家皮科克共同提出的一种财政支出扩张论 B.美国财政学家马斯格雷夫将其阐述为财政支出的绝对增长 C.这是一条经验性法则,但能描述包括我国在内的大部分国家半个世纪以来的财政支出变化趋势
D.它把导致财政支出增长的因素分为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 8.经济性因素对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D ) A.政局是否稳定 B.政体结构 C.行政效率 D.宏观经济政策
9.以下关于财政支出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有( D ) A.财政支出结构与政府职能没有关系
B.我国行政管理费的增加趋势是符合瓦格纳法则的
C.我国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确立,经济建设支出占财政支出总额的比重大幅下降,不利于财政履行资源配置职能
D.在经济发达国家,转移性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较大 10.非均衡增长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 ) A.鲍莫尔 B.皮科克 C.罗默 D .拉弗
11.采用成本——效益分析评估时,对公共项目的投入、产出物的价格应采用( D ) A.市场价格 B.公共定价 C.成本价格 D.影子价格
12.官僚行为增长论的提出者是( B ) A.马斯格雷夫 B.尼斯克南 C.罗斯托 D. 鲍莫尔 (五)判断题
1.财政支出根据经济性质分类可以分为补偿性支出、积累性支出和消费性支出。 × 2.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小于1,表示财政支出增长速度慢于GDP增长速度∨ 3.国债还本付息支出是一项经常性支出。∨
4.转移性支出对于社会的生产和就业有直接的影响。×
5.瓦格纳法则可以简单表述为: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也随之相应提高。×
6.根据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论,经济达到成熟阶段后,财政支出增长应当放缓,并逐渐慢于GDP的增长。×
7.社会文教费包括用于文化、教育、科学、卫生、出版、通信、广播、文物、体育、地震、海洋、计划生育等方面的经费、研究费和补助费等。∨
8.在成本——效益分析法中,如果项目净现值小于零,则表明该项目可行。× 9.财政支出增长边际倾向是指财政支出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
10.财政支出增长的弹性系数大于1,表明财政支出增长速度快于GDP增长速度。∨
11.最低成本法的局限性是不能应用于成本和效益都无法用货币计量的以社会效益为主的支出项目的评价。×
12.最低费用选择法,也叫最小成本法。∨
第五章 购买性支出 (三)单项选择题
4
1.下列不属于行政管理支出的是( D ) A.政府各级权力机关 B.行政管理机关
C.司法机关 D.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 2.从经济性质看,义务教育属于( D ) A.私人产品 B.混合产品 C.准公共产品 D.纯公共产品
3.下列具有私人产品的性质,主要应由微观主体承担的是( C )。 A.卫生防疫 B.医疗服务 C.职业病防治 D.传染病防护
4.《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规定教育支出占GDP比重的目标是( B ) A.2% B.4% C.6% D.10%
5.下列项目中不应属于政府财政投资范围的是( D ) A.京沪高铁 B.南水北调 C.三峡工程 D.家用小汽车
6.政府投资在各国社会总投资中所占的比重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下列各项中对这一比重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C )
A.经济外向程度 B.经济创新程度 C.经济体制 D.储蓄规模
7.下列不应作为政府财政独资建设项目的原因是( D ) A.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 B.关系人民生活福利的项目 C.反垄断的需要
D.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
8.下列不属于BOT投资的特点是( C )
A.投资的对象主要是发电厂(站)、高速公路、能源开发等基础设施 B.政府在投资资金来源中处于主导的地位 C.投资项目协议期满项目产权属于政府
D.鼓励和吸引私人投资者(特别是外国直接投资者)投资
9.在我国,下列政府进行农业财政投资的理由中不正确的是( C ) A.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前沿,位于产业链的高端,需要政府扶持
B.农业部门难于凭借自身的力量抗拒某些不利的自然或经济外部因素
C.由于我国城乡之间“二元结构”的存在,农民的某些权益需要财政投资来得以保证 D.资本市场对于农业投资的欠缺
10.下列关于财政投融资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D ) A.财政投融资是一种政府投入资本金的政策性融资
B.既体现政府政策取向,又按照信用原则运营,投资领域包括先行资本 C.财政投融资的目的性很强,应用范围有严格限制 D.财政投融资一般由商业银行负责统筹管理和经营。
11.下列项目中不应当属于财政对于农业投资范围的是( D ): A.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B.农业科技推广 C.农村教育和培训 D.农户消费性支出 12.社会消费性支出属于( B )
A.转移性支出 B.购买性支出 C.社会保障支出 D.专项支出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财政学习题一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