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 工业是我国的主导产业,A项错误;从题干中无法得出B项;C项在材料中未体现;体育服务业、健康服务业和养老服务业涉及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消费,这些行业营业收入增加,表明人们的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消费不断增加,D项正确。
三 恩格尔系数
1.意义:恩格尔系数过大,必然影响其他消费支出,限制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恩格尔系数减小,通常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2.计算公式
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金额÷家庭消费总支出金额×100% 3.易错点
(1)不能将食品支出看作消费总支出,也不能将投资支出(如购买股票、基金、债券、保险等)看作消费支出。
(2)恩格尔系数的降低并不意味着食品支出金额的降低。 (3)恩格尔系数不是衡量居民消费水平的唯一指标。 (4)消费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
[例3] 下列为某家庭2017年下半年消费支出情况。下列对家庭消费支出认识正确的是( D )
收入 7万元 食品 1.4万元 娱乐 3万元 交通 0.3万元 学习 0.1万元 家政 1万元 股票 1.2万元 注:恩格尔系数低于30%为最富裕。
①家庭恩格尔系数为20% ②家庭消费以享受资料为主 ③发展资料消费比重过低 ④该家庭生活水平较高,消费合理
A.①② C.①④
B.③④ D.②③
解析 由表可知,该家庭的娱乐支出为3万元,所占比重最大,说明该家庭消费以享受资料为主,②正确;学习支出只有0.1万元,说明发展资料所占比重过低,③正确;该家庭的恩格尔系数是1.4÷(1.4+3+0.3+0.1+1)×100%≈24.1%,①错误;该家庭恩格尔系数较小,说明其家庭生活水平较高,但总体从该家庭的各项消费支出上看,消费并不合理,④错误。故选D项。
1.下图是某地区2017年不同收入的家庭食品消费和教育文化娱乐消费在家庭消费中所占比重的情况。从图中可以推论出( C )
①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 ②随着恩格尔系数下降,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③消费行为的选择受消费心理的影响 ④收入差距的存在造成消费结构的差异
A.①② C.①④
B.②③ D.③④
解析 图中反映的信息显示,越是高收入家庭,食品支出占的比重越低,教育文化娱乐消费占比越高,这说明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不同收入的家庭其消费结构是不同的,①④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不同收入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不同,未体现恩格尔系数下降,排除②;材料未体现消费心理对消费行为的影响,排除③。故选C项。
2.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58 923万平方米。与此同时,房价居高难下。某专家说:“实现‘住有所居’并非是让每个人都拥有产权住房,而是要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居住权益。一味通过购房解决住房问题,不仅使许多人沦为‘房奴’,还助推了房价上涨,进而影响经济健康发展。”该专家的话启示我们,理性解决“住有所居”问题应该采取的消费方式是( C )
A.钱货两清消费 C.租赁消费
B.贷款消费 D.发展资料消费
解析 该专家不主张“一味通过购房解决住房问题”,租赁消费可以使人享有居住权益,
又使人不成为“房奴”,C项当选;A、B两项不是最佳选项;与住房有关的消费属于生存资料消费,排除D项。
3.(2018·黑龙江佳木斯一中调研)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汽车保有量(是指一个地区拥有汽车的数量,一般是指在当地登记的汽车)的增加,城市交通拥堵现象越来越严重,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针对汽车发展带来的社会问题,A市出台了相应措施。
措施1 措施2 措施3 措施4 售 开展节能减排、低碳出行月宣传活动 增加公交站点和公交车,开展公交运营秩序整治行动 取消燃油汽车购置税优惠政策,对燃油机动车征收环保税 对购买新能源汽车给予一次性补贴,推动高品质电动车销结合材料,运用影响消费的因素的知识,分析A市政府治理汽车拥堵、环境污染措施的经济学依据。
答案 ①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受相关商品的需求和价格的影响。公共汽车、新能源汽车是燃油汽车的替代品,增加公交
车、鼓励购买新能源汽车,会导致燃油汽车需求量减少。②价格影响消费。通过取消汽车购置税优惠政策,加征环保税,会增加购车成本,从而导致燃油汽车需求量减少。③消费观念影响消费行为。通过宣传活动,可引导人们树立保护环境和绿色消费观念,减少燃油汽车的使用,购买新能源汽车。
不断提高居民消费水平
(1)影响消费的因素
思路提示:收入+未来收入预期+收入差距+物价+消费心理+其他
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②未来收入预期影响居民的消费水平。③收入差距的大小影响居民的消费水平。④物价变动影响人们的购买力。⑤消费心理影响消费行为。⑥产品的质量、包装、广告和国家政策等。
(2)原因
思路提示:消费作用+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生产目的
①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扩大内需,有利于拉动经济增长。②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利于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④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3)措施
思路提示:国家(发展经济、宏观调控、收入公平、社会保障、消费环境)+企业+个人 ①国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生产力,扩大就业,提高居民收入。加强宏观调控,保持物价稳定。完善收入分配政策,调节社会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发挥财政的作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居民的消费信心。政府要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为消费者创设良好的消费环境。②企业:要提高产品质量,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③个人:要通过自己的知识和劳动,增加个人收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考点二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1.消费心理 (1) (2) (3) (4)
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盲目从众不可取。 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过分标新立异不值得提倡。 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不健康的消费心理。 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是一种理智的消费。
2.消费原则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要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消费。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要避免盲目跟风,避免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高考高中高考政治一轮(全国通用版)讲义:第3讲多彩的消费含答案(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