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期II 前期II 中期II 后期II 末期II 2、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比较
比较 分裂细胞类型 细胞分裂次数 同源染色体行为 子细胞数目 子细胞类型 最终子细胞染色体数 子细胞间遗传物质 相同点 意义 有丝分裂 体细胞(从受精卵开始) 一次 无联会,始终在一个细胞中 二个 体细胞 与亲代细胞相同 减数分裂 精(卵)巢中的原始生殖细胞 二次 有联会形成四分体,彼此分离 雄为四个,雌为(1+3)个 成熟的生殖细胞 比亲代细胞减少一半 异) 染色体都复制一次,减数第二次分裂和有丝分裂相似 使生物亲代和子代细胞间维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对生物的遗传有重要意义 3. 精子的形成过程: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使生物的亲代和子代维持了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遗传和变异有十分重要的 细胞一分为二 n 0 0 n 着丝粒分裂 2n 0 0 2n 着丝粒排列于细胞中央 n 2n 0 2n 染色体散乱分布 n 2n 0 2n 一般相同(无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 一般两两相同(无基因突变、染色体变
4.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17
5. 受精作用:
6.
7.判断动物细胞分裂方式、时期
18
8.据减数分裂后期细胞质分裂方式判断细胞
9. 根据染色体数目判断:
假设某生物体细胞2n,若染色体数目为4n是有丝分裂,n为减数分裂。
例:
1. 下图是某种生物不同的细胞分裂示意图。(假设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4条)
(1)在A、B、C、D中,属于减数分裂的是 B、D 。
(2)A细胞中有 8 个染色体, 8 个DNA分子, 0 个染色单体。 (3)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 A、B、C 。 (4)不具有姐妹染色单体的细胞有 A、D 。
2. 用显微镜观察动物细胞分裂薄玻片标本,看到哪些现象是减数分裂细胞所特有的( B ) A.有纺锤体的出现 B.同源染色体的联会 C.染色体的复制 D.分裂后期形成细胞板
3. 10个初级精母细胞产生的精子和10个初级卵母细胞产生的卵细胞,若全部受精,则形成受精卵( A )
A.10个 B.5个 C.20个 D.40个
4. 一条染色体含有一个DNA分子,经复制后,一条染色单体含有( B ) A.两条双链DNA分子 B.一条双链DNA分子 C.四条双链DNA分子 D. 一条单链DNA分子
5. 某生物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有染色体18个,,该生物体细胞有染色体( A )
19
A.18个 B.36个 C. 72个 D.9个
三.细胞分化和植物细胞全能性
细胞分化是指 同一 来源的细胞发生在 形态结构 、 生理功能 和蛋白质合成 上发生差异的过程。 但科学研究证实,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 完整生物体 的能力,即保持着 细胞全能性 。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包含有该物种所特有的 遗传信息 。
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是 细胞全能性 ,过程可以简要归纳为:
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 愈伤组织 )---→( 根茎叶分化 )
第八章 遗传与变异 一、遗传的基本规律
一、基本概念 1.概念整理:
杂交:基因型 不同 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一般用 x 表示
自交:基因型 相同 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植物体中指雌雄同花的植株自花受粉和雌雄异花的同株受粉,自交是获得纯系的有效方法。一般用 表示。
测交:就是让杂种子一代与 隐性 个体相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性状:生物体的 形态 、 结构 和 生理生化 的总称。 相对性状: 同种 生物 同一 性状的 不同 表现类型。
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 表现 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 未表现 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 性状分离:杂种的自交后代中,同时显现出 显性 性状和 隐性 性状的现象。 显性基因:控制 显性 性状的基因,一般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如D。 隐性基因:控制 隐性 性状的基因,一般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如d。
等位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 同一 位置上,控制 相对 性状的基因,一般用英文字母的大写和小写表示,如D、d。
非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 不同 位置上或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 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所 表现出来 的性状。 基因型:是指控制 生物性状 的基因组成。
纯合子:是由含有 相同 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 杂合子:是由含有 不同 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 2.例题:
(1)判断: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一定相同。( x ) 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x ) 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 √ ) 纯合子测交后代都是纯合子。( x )
杂合子自交后代都是杂合子。( x ) 只要存在等位基因,一定是杂合子。(√ )
等位基因必定位于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必定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x )
(2)下列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B )
A.人的长发和白发 B. 花生的厚壳和薄壳 C. 狗的长毛和卷毛 D. 豌豆的红花和黄粒 (3)下列属于等位基因的是( C )
20
(1) 可逆性
(2) 多方向性 (3) 低频性 (4) 随机性 3、应用: 诱变育种 二、基因重组 1、基因重组概念
生物体在进行 有性 生殖过程中,控制 不同 性状的基因 重新组合 。 2、基因重组产生的原因
(1) 非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 (2) 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 。
3、基因重组的意义
通过 有性 生殖过程实现的基因重组,这是形成生物 多样性 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生物 进化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高考高中高中生物高考总复习资料(7)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