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积极发展民办非学历教育。从区域实际出发,支持和鼓励民办非学历教育的发展。完善区域性民办非学历教育管理的管理方法,严格把握准入标准,规范和完善审批和管理程序,开展民办非学历教育专项督导。以发展终身教育和促进中小学生素质教育为导向,开展示范性民办非学历教育院校评审,做好××市民办非学历教育先进集体和个人的推荐工作,发挥示范院校的引领作用。在××教育信息网上完善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公共政策和基本信息的公示、发布和查询,为社会公众、办学者和求学者提供服务。
三、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促进内涵发展
8、深入推进“二期课改”实验。 继续推进“范式工程”,总结实施新课程新教材的经验,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改革教学模式,推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现代化;鼓励学校围绕课堂教学实施课程改革,设计符合学校实际的课程计划,形成多样化的教育模式和教学特色;进一步加强课程资源库和教学案例建设,继续通过教学展示、教师教学能力档案建设等方式,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做好利用科普教育基地拓展中小学课程资源的推广工作,完善运行机制。
9、深化评价制度和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继续完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能力诊断机制,组织实施高中学生学业成绩测试,做好“二期课改”教育质量的监测和评价工作,促进中小学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继续推进《中小学生成长记录册》和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不断完善学生成长记录和综合素质评价的运行机制。按照市教委的统一部署,进一步深化招生制度改革,健全完善以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为基础、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招生考试制度,继续做好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免试招收初中优秀推荐生工作。积极争取在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试行自主招生和“零志愿招生”试点,继续规范高中招收择校生的工作。
10、深化办学体制改革。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和《民办教育促进法》,继续推进公立转制学校深化改革,年内完成爱菊小学等4所中小学校的转制改革深化工作。进一步规范民办学校的办学,完善民办学校管理,鼓励和支持民办学校办出质量,办出特色。继续探索多种所有制形式发展非义务教育学校的新途径、新模式,鼓励社会力量和中外合作举办优质、特色高中和幼儿园所。积极探索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的多元化办学模式,鼓励中等职业学校与高等职业学校、外省市学校和境外学校的合作办学。
11、加强教育科研工作。准确理解基层单位教育科研实践研究性的功能定位,结合有关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和瓶颈问题,开展课题的申报和研究;以区域推进素质教育为抓手,引导学校和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完成中国教育学会教改实验区课题结题工作,编辑出版教改系列丛书。结合××市第九届教育科研优秀成果的评选,加强优秀教育科研成果的总结、提炼和推广。加强教育科研项目管理制度,切实提高教育教育研究水平和实践应用效果。
12、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加强与中国教师教育协会的合作,进一步完善“××教师网”建设,构建中国教师研修网××研修社区,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学习交流平台。进一步加强学校校园网建设,深化校园网建设达标工程,制定网站建设标准,开展特色网站和优秀网站的评选,实现教育系统合格校园网站全覆盖。加强教学资源库建设,构建数字化教科研平台。以教育部电子政务试点区为抓手,结合“管理通”建设工程和政务公开的具体要求,继续深化电子政务建设,全面提升本区教育政务管理信息化的水平。推进城域网安全、优化建设,完善有效的安全管理模式和机制,进一步提升网络安全性。
13、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继续发挥APEID联系中心的辐射作用,以“××教育论坛”为抓手,不断巩固国际教育交流平台,年内将完成“社区教育国际论坛”、“中美教育国际论坛”的策划和组织工作。以境外姐妹学校友好交流为抓手,以台湾台北市教育局、香港保良局、英国诺夫克郡教育委员会、澳大利亚罗根市政府、日本草津市政府为合作重点,开展教师和学生的定期互派和交流活动,推进学校层面的交流与合作。继续完善选拔骨干教师和校长赴境外短期培训及境外优质课程本土化培训的模式,探索深层次、宽领域的培训机制。加强与京津沪渝直辖市四城区、长三角地区教育主管部门的合作与交流,组织参加“第二届京津沪渝教育研讨会”。继续做好智力扶贫工作,加强与云南、海南、新疆、西藏等中西部地区的交流,采取多种形式支持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继续推进支援新农村建设,以“寻找发展突破口”为主题,不断深化与金山、崇明教育局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共同主办“第二届××市初中校长论坛”。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年度工作计划2007年教育局工作要点(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